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至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
文从字顺,有条不紊表情达意。
二、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讲授新课
1、什么是“文从字顺”?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
2、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语感包含的内容有:通顺、连贯,有分寸(准确),有韵律。
a.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致父亲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
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b.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人们又问:“胜负如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头表达的妙例。
C.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
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3、总结
文章思路清晰,文意连贯,表意明确,语句通顺,用词妥帖。
语句通顺,用词妥帖:
1.词句要恰当
2.词句要配好
3.词句要整齐
4.词句要简洁
4、周记讲评
原文:一位胖得肥猪一样的阿姨又挤上了车。——《抢座》
改文:一位肥胖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改法一:“把不恰当地词句改恰当。
原文:你总是把你眼中的阳光传送给别人,冷漠,你总是将它摔得很重。——《致父亲》
改文:你总是把眼睛中的阳光送给别人,你总是将冷漠摔得很重。
改法二:把不整齐的词句改整齐
原文: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我的世界不再转动,我将在沼泽森林中迷失方向。
改文: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我的世界不再温暖,我在人生的森林中迷失方向。
改法三:把不搭配的词句改搭。
原文: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它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宽容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像一种明澈而柔韧的调和剂,使之相融相知。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
改文: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学会宽容就能润滑彼此的关系,消除彼此的隔阂,扫清彼此的顾忌,增进彼此的了解,因此,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
改法四:把啰嗦的词句改简洁。
5、如何做到语句连贯呢?
投影出示例文,学生讨论、分析
提示:
(1)首先表述不清。第一句“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给读者的感觉是下面是围绕“妈妈怎样勤劳”来写的,但下一句转向了“她对我很关心”,前后不连贯。
(2)二、三句间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要“但是”。
(3)数学考了95分,这个成绩很好,应该表扬嘛,怎么又去“讲错在哪里”呢? “一丝不苟”是说学习认真,一点也不马虎,这和妈妈承担家务活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把两层意思糅合到一起了。应把“一丝不苟”改为“全身心地”,“进入”改为“投入”。
(4)最后一句“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重复了,“学习里面”应改为“学习成绩”。
6、小试牛刀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提示:
1.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特别之处,如形状、彩等。
2.可以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颗小桃树》描写景物的方法
7、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