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对中国后代文学的影响
作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6期
        【摘 要】《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文章以优美的文字为后世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它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不但丰富了汉语词汇,且作为志怪小说的开始,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关键词】《桃花源记》;陶渊明;文学发展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田园理想国的美好图景,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影响深远,它不仅在精神层面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还以其丰富的词汇、新的文体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因此,在整个文学史中,其文学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
        一、丰富汉语词汇
桃花源记小说        《桃花源记》里使用的很多词汇,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桃源”、“世
外桃源”了,用来代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这在后人的诗中都有出现,如王维《桃源行诗》:“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闻神仙遂不还。……春来偏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安石《桃源行》诗:“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汪藻《桃源行》“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在词中也同样可以见到,如辛弃疾《水龙吟》“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李弥逊《十样花》“ 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等。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阡陌交通等成语,为后世广为使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二、志怪小说的开始
        如果深入分析的话,可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志怪小说。首先从文体上来说,小说需要具备人物、环境、情节、叙事虚构这四个要素,这些《桃花源记》中都具备,里面有渔人、村中人、太守、刘子冀等人物,以桃花源为叙事环境,呈现了这样的情节:渔人偶然间发现世外桃源,接着进访桃花源,发现这里的人与世隔绝已久。后来渔人回去报告太守,太守派人前去寻却已不到桃花源。刘子骥欣然规往却也寻病终。情节曲折,采用“游仙式”的叙事结构。因此,从以上分析可知,《桃花源记》可以归为小说。
        其次,是它里面充满了玄怪的意味。文中开头的一个“忘”字和“忽逢”一词,就点出了渔人遇到这片犹仙境般的桃花林,是出于机缘,这就渲染出一派浓浓的玄怪情致。接着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是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描述,又糅合了儒家先王至治的理想社会,是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的复活,这些描写纯属玄学思想的体现。再看一下结尾“既出,得其船......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的“迷”字与开头的“忘”字遥相呼应,构成玄怪小说所必不可少的故事情节,更留下了浓浓的玄学意味。
        所以,总的来说,《桃花源记》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又兼有志怪小说的特征,是可以看成是志怪小说的。这也可以看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兴盛的一个开端。
        三、对“桃源体”和“诗话体”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首先,《桃花源记》发展了“桃源体”这样一个故事母体,“桃源体”指的是这种类型的小说或故事,内容上描绘了一个带有理想彩的美好社会,也即“ 世外祧源”。这种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存在的,只不过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模式而已。但由于广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能寄托在理想里,因此这种模式的故事出现后,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如宋代传奇中有篇小说叫《乌衣传》,描写了乌衣国的理想境界。作者借
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竞敷衍成一个王榭入乌衣国与燕子通婚的故事,在大胆的虚构中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清一些长篇小说也常运用“桃源体”设计情节结构。如 《水浒后传》叙述梁山义军征方腊后,未死的一些头领又重新在各地起义,参加抗金斗争,最后在李俊领导下漂浮海外,寻到一块“ 乐土”,重新创立基业的故事。李汝珍的《镜花缘》,通过海外世界的描写,实际上也是在构筑作者的“桃花源”境界,只不过对世态人情作了曲折的反映。
        其次,《桃花源记》开创了“诗话体”这一故事母体。这类小说中夹有大量的诗词、骈文等,韵文与散文相结合,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首先为唐传奇所继承。《 莺莺传》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在叙述的同时,还穿插张生与莺莺的诗笺,使诗与情节连在一起,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宋元时期,小说中诗文相映的特点更为明显。在《 流红记》、《 温泉记》、《 王幼玉记》、《 谭意歌传》等篇中,都采用了诗词进行穿插,把人物与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言小说中最注重诗笔的一个选本是 《云斋广录》,这本集子中的小说几乎箭篇都有诗文相映的特点。再看宋元话本小说,唐宋以来,有一种诗话体的话本,常用小说中人物所作的诗歌点缀或过渡如敦煌写卷中的《苏武李陵执别词》、宋话本中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及《快嘴李翠莲》等,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因此,总的来说,《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既因陶渊明以饱蘸现实素的笔墨描绘出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小国,也出于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正如钟蝾在《诗品》中所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必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陶渊明以饱蘸陶醉薄悦之情的筒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实深深影响着后人。
        参考文献
        [1] 胡怀琛.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M].南京:正中书局, 1934.
        [2]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系[M].燕京社,1945.
        [3] 李仁老.破闲集[M].韩国文集丛刊,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81.
        [4] 莆东海.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J].吉安师专学报, 1995.
        [5] [宋]洪边.容斋随笔[M].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5.
        [6] 崔雄权.高丽文人笔下的陶渊明形象[J].延边大学学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