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桅.杆(wéi ) 悄.然不惊(qiāo) B.仲.裁(zhònɡ) 追溯.(sù) 畸.形(jī)锐不可当.(dǎng)
C.要塞.(sài) 娴.熟(xián) 侏儒.(rú)殚.精竭虑(dān) D.镌.刻(juān) 歼.灭(qiān )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
....,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
....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
....,别有一番风味。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
....,奋力攀登。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彩相同)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6、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②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③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④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⑤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桃花源记小说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D.①③⑤②④
7、用诗文原句填空。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冰霜正惨凄,________。(刘桢《赠从弟》)
(4)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5)东皋薄暮望,________。(王绩《野望》)
(6)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征蓬出汉塞,________。(王维《____》)
(8)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9)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10)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明日过桃源县①,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坐。泊③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④,石为泉啮,皆若灵壁。注:①明日:第二天。桃源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②踞:蹲坐③泊:停泊④陟:登高,上升。弥:更加。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之.绿萝山下(___________)②溯.源而上(________)
2.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的叙述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1)“桃可千余树”:________________
(2)“花蕊藉地寸余”:_______________
3.袁中道笔下的“桃花源”有怎样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那年花开
钱海燕
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
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2期有删改)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3.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4.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2、筷子春秋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
2.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