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
【解析】【分析】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答案】关于霜降的古诗
【解析】【分析】B.有误。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书法作品的字体,然后根据字体特点揣摩选项正误。
3.请从下列选项中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           
A. 《牡丹亭·游园》             B. 《霸王别姬》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D. 《牛郎织女》
【答案】
【解析】【分析】A.《牡丹亭·游园》是昆曲;B.《霸王别姬》是京剧;C.《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D.《牛郎织女》是黄梅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戏曲剧种的把握。注意把握选项句中名称,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4.“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    ) 
A. 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
B. 字体为楷书,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 字体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汪洋恣肆,狂乱中又不乏优美。
D. 字体为行书,运笔自如,气势贯通,潇洒有致。
【答案】
【解析】【分析】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据此可知这幅作品应该为行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的文学常识。平时学习时一定要结合有关书法作品掌握各种书体的特点,答题时要据此进行分析。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劝谏的目的。
C. 表中7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
D. 这篇表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
【答案】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D主旨是为了劝诫广开言路、严明奖惩、亲贤远佞,以振兴汉业为己任。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理解语句本身的意思及写法特点,其次还要从全篇着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理解全篇的主旨感情,再判断语句的意思及写法即可。
6.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阅读下面这首朱服的宋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活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A. 沁园春                     B. 渔家傲                     C. 破阵子                     D. 浣溪沙                     E. 江城子                     F. 卜算子
【答案】
【解析】【分析】这首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这是指渔家傲,作为曲调,原是用于佛曲、道曲。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辨析词牌。答题时应注意,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代表作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B项表述错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应该是诗人艾青的诗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作家和作品一定要牢固掌握,切记张冠李戴出错误。要求学生平时要多积累一些 文学文化常识 ,包括古代一些特定称谓的词语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作者,“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B项中的 “秋处露秋寒霜降 ”中的“露”不是“寒露”,而是'白露。正确答案应该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出错误。平时学生要多记忆多积累一些 文学文化常识 ,便于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9.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 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B. 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杞人忧天
C. 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豁然开朗                        D. 温故知新    刻舟求剑    毛遂自荐
【答案】
【解析】【分析】B.“门庭若市”和“舍生取义”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C.“豁然开朗”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D.“温故知新”不是来自历史故事。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解释。答题时应注意,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学过的《口技》节选于此。
C. “布”在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因此也常用来借指平民。
D. 《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答案】
【解析】【分析】B。描述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这没错,但我们学过的《口技》却不是节选于此,《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这些知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可将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解答时
注意回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