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或听说过什么著名的风景区吗?哪儿怎么样?请用一、二句话跟大家做个介绍。
  2、同学们只知道这儿很美,可是老师如果要求把它的美写出来时,往往不知怎么写。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现代著名的作者
叶圣陶爷爷的。我们认真学习课文,欣赏双龙洞的美丽景象,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好吗?
  二、快速默写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后提问:
  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为几段?
  2、全班讨论,确定段落的分法。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游览了几个景点?请一学生上台画一画游览示意图。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放映经过选择的录像,看看山景)
  ⑵ 反馈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步进行:
  ① 先出沿途看到的景物。
  ② 再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③ 最后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生边回答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多 白 粉红 或浓或绿
  感受── 一片明艳阳天
  ⑶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幅明艳的彩画卷。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⑴ 作者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听听山中的溪流的声音。放映录象,学生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了不时变化的溪声。
  ⑵ 讨论:
  溪水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⑶ 生自由汇报。
  3、课题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的景?学生讨论后自由汇报:
  生:沿途景已如些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
  生: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沿途所见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过渡:
  去双龙洞的沿途景已经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
  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说作者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如下要点:
  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泉水:*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5、默读第五自然,说说你对孔隙的最初印象:
  ⑴ 生读后汇报(低、矮、窄、小)。
  ⑵ 再读,划出你认为能说明这一特点的句子来说明:
  ① “孔隙”一词本身说明。
  ② “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船小说明孔隙小。
  ③ “怎样处的工人......拉......拉另一头”船进出只好绳拉,也说明孔隙小。
  ④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仰卧……贴……稍微……准会撞破……擦伤……”乘船进出的姿势与感觉也从侧面写出孔隙的低矮窄小。(教学这点时让学生结合幻片和两只手分别模拟孔隙和小船演示小船进出孔隙加深理解)
  ⑶ 指导朗读,闭上眼睛想象,感受船进洞的感受。
记金华双龙洞
  6、齐读第六自然段:
  ⑴ 内洞有什么特点?(黑、奇、大)
  ⑵ 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象”,到底像不像?
  ① 学生讨论后自由说。
  ② 小结:
  该处本已有颜,用上“蜿蜒”形容,双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火摇曳,产生一种“像”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⑶ “其次是些石钟乳……名目有40多”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目、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学生展开想象后,自由汇报)
  ⑷ 指导朗读,读出美,读出你对它的喜爱。
  7、结合第五自然段的泉水,理清本文暗藏的线索──泉水,让学生逐节出“泉水”一词所在的句子去自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