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个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  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难点:能够根据作者的叙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并能够介绍一处印象最深的景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自主朗读感悟法:崔峦老师说,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时一分为3个环节:
环节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
上课伊始,我会以一组金华双龙洞的图片导入,简介双龙洞和作者叶圣陶。揭题质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金华的双龙洞。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笋”的读音。
2.      指名分节读。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节再度课文。帮助学生读通全文。
3.      快速浏览读。在读通顺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带着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内容,相机理清文章脉络。
【理念】“不读通课文不开讲”,我力求学生对课文有全面、清晰的了解,读通课文是下文开讲的铺垫,根据语文学习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先行与文本对话,同事重视双基训练,扎实语文基础。
环节三:感悟山中春之美
1、  学生自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在去双龙洞之前在途中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来描述这些景物的?
2、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明确: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很多、粉红的沙土独具特、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3、  扣住“新绿”,请学生说说它的意思: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崇尚自然、赞美自然的感情。
4、  请学生根据作者描述的颜用彩笔画一幅简笔画,感受山中明艳的春。
5、  指导学生感情读好1~3自然段。
环节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
根据先正字音、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仿写的步骤指导书写。注意“臀”字的写法。
 
下面,我着重说一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课时二分为4个环节:
环节一:复习导入,再现情景
1、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以此再现文章的主要情景,让学生回忆起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1、  学生自读4~7自然段,说说课文围绕课题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这些景点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出洞口宽、外洞大、由外洞进内洞的空隙窄、内洞黑奇大的特点。
重点品味:外洞大
扣住“一千或是八百人”与学校的人数相比,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外洞的大。指导感情读好第4自然段。
重点品味:孔隙窄
首先,教师质疑:作者是怎样描写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的窄的?引导学生从船的小以及行船的方式两方面来理解孔隙的窄:一方面,抓住“两个人并排仰卧,容不下第三人”来理解船的小;另一方面,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模型,让学生具体理解由工人拉绳子的行船方式。
其次,扣住“贴”字,抓住句子“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体会作者的姿势低的不能再低了,再关注“挤压,准会”,请学生说说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姿势低的不能再低了还有这种感觉,体会孔隙确实非常窄,请学生模仿作者叙述的动作切实体会作者的感受,落实课后练习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从自己的感觉角度侧面写出孔隙的窄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