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理纠纷隐患分析与对策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对疾病诊疗的期望值过高,患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医院的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多,处理难度加大。防范护理纠纷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现就肿瘤科的护理纠纷的隐患和对策分析报告如下。医患关系论文
【关键词】肿瘤护理;纠纷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407-01
医疗纠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广大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对医疗技术特殊性的不理解,对医疗意外、并发症、病情的自然转归等缺乏应有的知识,而各大媒体对医疗问题进行炒作、不客观的报道,给公众造成了“现在医院不可信”的概念,使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时时刻刻地提防和怀疑,激化了医患矛盾。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及效果的难以预测,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的最多,最容易产生纠纷,因此,广大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整体提高护理质量,从根本上杜绝护理纠纷。
1 护理纠纷的概念
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发生争议,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从而必须经过司法审理或行政调解才能解决的医患纠葛称为医疗纠纷,护理纠纷是医疗纠纷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1]
2 肿瘤科护理纠纷隐患
2.1 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放疗、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肿瘤病人反复化疗,静脉给药是化疗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反复静脉穿刺对血管破坏性大,使血管壁变薄,脆性增加,弹性下降,血管变细变硬,容易造成血管外渗。有些患者在输注发泡剂或强刺激物时,如就餐、如厕中不慎发生外渗,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针头固定不牢等。即使及时发现、及时,一旦出现皮肤组织坏死,亦存在护理纠纷。
2.2 缺乏工作责任心,执行护理制度不够“慎独”
有报道指出,由于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医患投诉占所有投诉的25.0%[2],个别护士工作不严谨,缺乏慎独精神,执行凭印象,过度依赖家属,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发错药、打错针;输注发泡剂、强刺激物时未及时悬挂警示牌,宣教、巡视不到位等,未能及时发现药物外渗进行局部处理;病情观察不到位,导致延误抢救时机;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病情描述不准确,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等。
2.3 服务态度欠佳,护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肿瘤科护士长期接触化疗药物,深知药物对健康的影响,难免心里会有所抵触,护理工作压力大,任务繁琐,待遇低,人员编制不够,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肿瘤患者血管条件差,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缺乏耐心,解释不到位,对患者不够体贴,言语生硬,不懂得换位思考,使患者产生不满,引起护患纠纷。
2.4 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在这个谈癌变的社会,一张癌症疾病诊断书就如同判了死刑,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即便是积极,其预后亦不佳,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缺乏情感支柱,经济负担过重,面对这突
如其来的打击,易产生恐惧、绝望,甚至自杀。另外,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社会各界对医疗费用及医疗技术特殊性的不理解,对医疗意外、并发症、病情的自然转归等缺乏应有的知识,在广泛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的同时,使患者牢固树立了“顾客是上帝”的观念;新闻媒体对医疗问题进行炒作,不客观的报道,给公众造成“医院不可信”的概念等,都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3 对策
3.1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化疗药物的给药原则,签署化疗同意书,从化疗方案、化疗副作用、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后的处理原则进行全面宣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并在护理记录上做好宣教记录。叮嘱患者在输注强刺激物时,不能自行调节滴速,尽量减少如厕、就餐等躯体移动活动,指导患者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胀痛时,关闭开关,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每班交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等。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合理使用静脉,左右臂交替使用,选择粗、直的血管,并向患者讲解强刺激物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的优点,建议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或picc导管,以减少药物外渗。在巡视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多看、多问,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3.2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为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应注重形象,重视首因效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注重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的艺术性,特别是面部表情,护士恰当的微笑就象身着的工作服一样,必不可少[3],作为肿瘤科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同情心、爱心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对患者过激的语言要给予理解,用实际行动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信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高超的技术水平也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故应加强肿瘤专科知识学习,提高专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对于一些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尽可能让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去穿刺,或者建议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或picc导管,以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3.3 强化法律意识,明确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权利与义务,定期组织学习一些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让警钟长鸣,科室要重视纠纷防范措施,发现纠纷“苗头”,及时上报处理,不要推卸责任。医护人员工作作风要严谨,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保守医密,严谨执行医嘱,避免在公众场合谈论科室的医疗问题。提高护理文书的内涵质量,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病情动态与医生病程相符,突出重点,严禁伪造、涂改,从法律意义上说,如果未将客观观察到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药物及护理操作等情况做好及时、正确的书面记录,不论护士是否完成操作,都意味着未曾进行此项操作[4]。
3.4 制定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做好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对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组织护理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护士长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