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隐学习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医德教育中的影响
要:医患关系紧张已经不是一个可以掩盖的问题。撇开红包不说,常规医疗中的各种手段,统统只用贵的、不用对的,动辄“大处方、滥、先做ct、再开进口药。本文认为运用内隐学习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开设医德教育课程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内隐学习;医药类高职;医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45-02
一、引言
医德教育之所以是德育的底线,因为医务领域是直接与死亡联系的领域。我们讨论人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必死性,即便是宗教也不能不承认这一点。人权有其共通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也承认在现实的过程中即便是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必然会形成不可避免的不平等(《哥达纲领批判》),但是在死亡面前无法不平等。意外不可避免,医疗却可以救人。
如果在死亡面前还有不平等,那么整个社会已经没有伦理可言。有限的医疗资源在不同的人的生命面前能够平等分配,这是道德的底线。也是医德的底线。
对于德育问题,以往的研究要不是在哲学思想或者文艺思潮上做文章,要不就是在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上做文章,前者没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后者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而且脱离了心理学的科学结论。
德育本身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分析细分到许多小点。我们首先从生死观来看最基本的医德判断:以《南方周末》文章为例: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65日在2010年中国医院院长论坛演讲时表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句口号不对,医院应多宣传“死人才是正常的”。孙教授为解决医患紧张抛出这样一个掩耳盗铃的计谋,处处散发着童稚般的痴气。死人确实是正常的,说“死人正常”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只强调“死人是正常的”,只希望改变患者的认知,而自己不做反省,就实在太不正常了。制度的完善、法令的执行、道德的坚守、人性的复归……医患关系的调整和解决,有太长的路要走。
二、医德教育的必要性
前文所说的是医德教育的显性课程,但是我们在进行医德教育的过程中最不能忘记的一点就是高医药类高职的学生都已经是成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大程度上不能再像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教师那样有绝对的权威,许多方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生源质量下降。最近几年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招生比率大幅升高,略有学习基础的学生大多选择本科院校,高职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应当认为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无关,但是现实中当前医学高职生的严谨精神、学习能力和求学欲望远不如以前的中专生,而严谨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起码的品质。再加上医学课程艰深繁重,学生常有厌学情绪,以至有的学生被学校处分后称“我是无所谓,就我父母会难过。我本不想来上学,是他们逼我来的”。应当说在一名称职的教师手里,任何一位学生都能成材,但是这并不是指任何一个人都能被培养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二)师生地位关系的微妙改变。教育体制改革以后,学校经费拨款减少,主要靠学生交的学费维持运作,有些学生以消费者自居。再加上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关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以往的医学生一旦接触到临床,都极虔诚,
操作出错经老师指出,都能立即纠正,虽觉不好意思,内心却为学得知识感到高兴。而笔者在给本校2000级医专班体检考试时,考到毛细血管搏动征,许多学生掐一下指甲便报称:“阴性”,具体问他观察哪个部位、如何判断,不能做答,却面露不屑,对分数据“理”力争,要求给懂得“掐指甲”的分数。诚然,教师应本着服务学生的宗旨教学,但如果教师在教学关系中真的沦为服务生的角,那将是教育事业的灾难。
(三)就业形势严峻。当前医学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中流传着“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其对前途的忧虑,是以前的学生所难以想象的。这种情形下厌学情绪进一步加重,治学更不严谨,逆反情绪更重。相比之下,有些学生自家开有药店诊所,学习认真,肯钻研,对专业学习热情高涨,确能学有所成。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已经不能再期望从显性课程中进行的德育能有什么显著的效果。伦理学的书谁都可以借,谁都能看懂。
三、内隐记忆理论在医德教育中的应用
很早的实验研究已经显示:在深度睡眠状态下,被暗示者仍然抵制暗示者发出的违背个人道
医患关系论文德原则的指令。这也说明人先前所形成的固有的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系统对于究竟要不要做不道德的事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杨治良、刘素珍等人研究发现,被试在无意识条件下自然表现出来的对人和物的态度,即内隐态度——虽然被试没有意识到,但潜在地影响社会认知结果。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特征的实验研究可以看作是把内隐认知研究引向品德心理研究的最初尝试,其后的一系列研究无不说明社会认知(包括攻击性)具有深厚的内隐特征,可能是造成人类社会行为复杂性的深层心理原因。高湘萍、徐媛等人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再认型)程序设计,考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组被试对道德词、不道德词、中性词三类语词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对不道德词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特征;道德认知的内隐研究应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心理学家对于品德的实证实验研究也同样说明了内隐记忆对于品德形成的意义。欧阳文珍指出;在意识层面上,人们往往并不意识到自己正在嫉妒着周围的人,但是内隐的记忆中,嫉妒感却切实地影响了自己对别人的评价。章志光等人认为,如果能够创设使小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其获得更多成功体验,就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课业的责任心。金盛华等人指出:教师巧妙地安排,并且不使差生注意教育目标的“角改变方法”——让差生当低年级学生的小老师是改变差生自身道德、学习状况的良好途径。此外张吉连、石秀印等人分别就榜样教育、情绪对于
学生品德的影响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这些都启发我们应该探索以新的潜移默化、逐步养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杨治良等人的研究早就指出:内隐学习、内隐记忆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等特点。这就启发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外显学习的效率,也要注意内隐学习的效果,必须协调好二者,使之发挥出积极、正向的作用。内隐记忆理论对于学校德育过程提出如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