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数学教案大全(5篇)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大全(5篇)
三年级数学课件怎么写。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的数学教案大全,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大全(篇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109页的等量代换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作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角等量代换的意义,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西瓜、苹果、砝码卡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情感激励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夸夸自己 。
2、师:同学们的优点真多,老师欣赏你们的自信,更相信你们在课堂上会有更出的表现。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1、出示面值100元一张人民币。
师:同学们,一张面值100元的钱可以换几张面值10元的钱呢?(9张、10张、11张),你想选几张?
生:10张。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面值100元的钱和10张面值10元的钱相等。
师:相等数量进行交换,在数学里面叫做:等量代换(老师板书),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曹冲利用了谁的重量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生:石头。
师: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师:是呀!曹冲才7岁就有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了大人们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你们愿意学习这种思想方法吗?
二、进入情景,探究新知。
1、理解中间量。
课件出示一串葡萄和一个菠萝。
师:你们是否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可不可以交换呢?
生:不可以。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不知道它们的价钱。
师:谁可以给它们分别定一个价钱使它们可以交换呢?
三年级数学教案生: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一串葡萄和一个菠萝本来并没有直接的等量关系,所以不可以交换,但你们却用价格使它们有了等量关系,价格就像一座桥一样把本来并没有关系的葡萄和菠萝联系在一起,在这
里价格就是葡萄和菠萝的中间量,生活中的等量代换就是借助这样的中间量进行的。(板书:中间量)。
2、课件出示例二的情景图。
师:你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 )个苹果的重量
师:如果要知道西瓜和苹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哪个物品为中间量呢?
生:砝码。
师:根据以上信息,请帮助小芳到答案: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请在小组内摆一摆、换一换、说一说是怎样推算的。
生:学生小组进行操作交流。
生:学生反馈讨论结果:1个西瓜的重量=16个苹果的重量。
师:让学生完整地叙述推导过程,并课件演示代换过程。
教师小结: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你们用价格作为中间量,使葡萄和菠萝可以代换,刚才我们又借助砝码作为中间量,用16个苹果代换了4千克砝码。人们借助中间量进行等量代换的方法一直应用到现在。
三、联系实际、应用巩固。
古代的时候没有钱币,人们到市场上不是买卖东西而是以物品换物品,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古代的物品交换市场?
生:想。
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时空遂道去看一看,但在时空遂道里有两道难关,有没有勇气接受挑战?
1、动物出难题:
课件出示跷跷板图: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一只羊的重量=四只兔子的重量
一只兔子的重量=两只鸡的重量
一只羊的重量=( )只鸡的重量
师:要知道羊和鸡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谁做中间量,把羊与鸡联系起来呢?
生:兔子。
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再同桌交流汇报。
师:进行课件演示代换过程。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大全(篇2)
一、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