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如此看来,语文课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旅行,那么今天我解说的这堂《再别康桥》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寻美”之旅了。我将从教学分析、信息化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解说。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诗词曲赋”单元,是诗人徐志摩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再别康桥》充满了诗情画意,将诗人对于康桥的爱恋与不舍表达得浓郁隽永。
2、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班级为18级大专学生。从知识结构上说,他们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但有待系统性、专业性的指导和多元化、多角度地审美品读;从信息化操作能力上说,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蓝墨云班”、“喜马拉雅”等软件,也能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料,获取一定的信息;从阅读兴趣上说,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是宽泛的模糊的,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去揣摩诗歌的背景
情感,解读作者的复杂情怀。
3、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2)初步了解新诗的鉴赏方法,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朗诵技巧。(3)体味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对此,我将教学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从诗歌意象、“三美”的角度初步了解新诗的鉴赏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决定安排2课时(1大课)完成本篇课文的教学。
4、教法学法
为了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诵读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二)信息化设计
本堂课的信息化技术我主要运用在课前准备和课后考核两部分,主要体现在投票、发送资料、发表文字和录制音频这几个方面,考虑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我在授课时还是回归传统教学,争取以最优化的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借助“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蓝墨云班”上发布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通过每组领取任务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并做好课堂展示的准备。
2、课堂教学
(1)展示导入:学生用课件、图片及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学成果,介绍课文背景,由教师做补充总结,最后完成课堂导入。这是一次由学生自学展示完成的课堂导入,既考察了小组合作成果,又完成了课文的背景知识介绍。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欣赏专家范读,用符号在课文上做出标识;最后是教师的指导朗读。反复诵读,是学生学习诗歌的基础,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交替运用散读、范读、个读
、齐读等多样化的诵读,让学生读出诗味,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中的“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朗诵技巧”。(3)鉴赏诗歌,共情美读:从解读意象入手,分析每一节的感情变化,从而到每节朗读的情绪和语速的不同特点。通过详解分析,使学生到意象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实现教学目标中的“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最后让学生伴随优美的乐曲进行诵读,在学习了朗读技巧,了解诗歌背景后再次配乐朗读,实现品味与美读。(4)探究“三美”,深度品味:介绍徐志摩所代表的“新月派”新诗主张“三美”,请学生回答问题:“《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诗‘三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美’的?”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回答问题,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初步了解新诗的鉴赏方法”,教师总结讲解,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5)探异求新,拓展诗歌: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古代写离别的诗句。通过比较阅读,经过教师的引导指点,最终明确《再别康桥》构思上的特点。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比较,开拓鉴赏诗歌的新思路。
(6)总结,布置作业:最后对课文做出总结,布置作业。
3、课后考核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考查了朗诵和写作两个内容,并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考查,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方便老师的评判。
(四)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我确立了朗读——鉴赏——拓展这一教学思路,将朗读和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抓住康桥的景物描写进行鉴赏,充分欣赏这首诗景中含情,融情于景的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体会到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这也算是教学中的“授之以渔”吧。
当然这堂课也有遗憾,比如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让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探讨和发挥。
我认为,这堂课的结束并不是我们寻美历程的结束,希望我们的大学语文课能多一点温度和深度,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更多的乐趣去寻美、感受美、鉴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