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    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李阳冰《草堂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本传,都说他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这样他就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一说法存在许多矛盾。
一般地讲,李白的一生可分为5个时期:
蜀中时期(5-25岁);
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或曰“酒隐安陆时期”;26-42岁);与杜甫相识,并结为挚友。
三年长安时期(42-44岁);对李白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或曰“十载梁园”;45-55岁);
安史乱时(55-62岁)。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获罪被流放;病死当涂。李白的诗风是
李白的思想是复杂的 ,也是矛盾的。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李白解决这一矛盾的口号,是“功成身退”。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李白是个非常自负的诗人,在《古风》其一中,他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对“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提出批评,说“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因此,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就成为他振起诗道的革新手段,主要体现在他大力拟作古乐府的创作实践中。 
在李白的诗歌中,乐府歌行比较多,这和他才情横溢,豪放不羁的个性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乐府歌行这种体裁篇幅长、容量大,常言短语错综,舒卷自如,形式不拘,更宜于表达诗人矛盾复杂的思想,抒发其奔放汪洋的情感、展示丰富壮阔的画面。特别是那些用古题写己怀
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 
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愤。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叹,于诗中再三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首诗,可分为3段:
从开头到“猿猱欲度愁攀援”,是第1段,写蜀道开辟之难。 
这一段,从无路写到有路,从有路写到路难行,诗人曲折地表明:蜀道是无道不可通,有道也难行。
从“青泥何盘盘”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第2段,写蜀道的行走之难。 
写蜀道的北段,突出一个“难”字。
写蜀道中段的艰险之状,突出了一个“凄”字。
写蜀道的南段,突出一个“险”字。 
自“剑阁峥嵘而崔嵬”到结尾,是诗的第3段,写蜀地居住之难(也有说是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
在全诗的最后,又第三次重复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警句,而且还加上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意思是说,回去以后,转过身来,西望蜀道,还会感慨不已。蜀道之难,真是使人感伤备至,简直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正如咱们课本说言:对于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的渲染,也是诗人对于世道艰险的渲染。 
《蜀道难》在艺术上是非常突出的。以反复咏叹的形式抒发强烈的感情,是它的特之一。
大胆的夸张,感染力强是本诗的第二个特。
奇特动人意象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歌的语言参差错落,音乐性极强。
 
《将进酒》此诗的乐府旧题,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 李白由此引发,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豪壮气概,把借酒销愁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还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这诗可分为四层:
1.开头四句为第1层,写悲。 
2. “人生”以下6句为第2层,写欢。
3. “岑夫子”以下12句为第3层,写愤激之情。
4.“主人”句至结尾,为第4层,写狂放之情。
 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意,对功名富贵的蔑视之情。诗中交织着自信与失望、悲愤和狂放。
艺术:
1.成功塑造了抒情主人公豪放、傲岸不羁的个性特征。 
2.结构上波澜起伏,转折多姿。
3.夸张的艺术手法,豪迈奔放的激情,形成浪漫主义艺术特。 
4.语言天真自然,音韵流畅而富有变化。
 
最能体现李白诗歌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特的,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题据《河岳英灵集》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近代版本都已省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即天姥山,唐代属剡县,今属浙江新昌县,在县南部,主峰拔云尖海拔817米。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
这首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开头四韵10句,写梦的缘由,因幻入梦;
第二段从“湖月照我影”到“失向来之烟霞”共五韵28句。这是全诗的主体,描写整个梦境,直到梦醒。
“世间行乐亦如此”以下是第三段,二韵七句,叙述梦醒之后的感慨。
这一段是本诗的重心所在,有三层意思。 
感叹人生如梦;
抒发了对山水之乐的追求;
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
 李白的乐府诗融合汉魏乐府的古朴健康和南朝乐府情深韵长的特,语言天然清新,绝去雕饰,尤其是五七言绝句,语近情遥,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歌行如《长干行》: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
的诗歌风貌。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新唐书·李白传》)因这三者都是盛唐艺术追求浪漫个性的典型代表。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除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外,还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这主要体现在他那些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的绝句里。 
 李白是唐人中五绝与七绝都写得极好的人。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诗薮》内编卷六)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如《独坐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