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一尺牍多用于写书信,所以书信古称“尺牍”。
竹木简牍:就是把文字写在经过整治的竹片和木板上,一根竹片称“简”,将许多根简编连在一起称“策”(册),合称简策。加工后没有写字的木片简称“版”,写了字的称“牍”,细一些的木条称“木简”,木质的合成“版牍”,竹木合称为“简牍”。
简牍制度: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从上古到造纸术发明前是竹帛并行时期,通行的是简牍制度。一部简牍书籍的制作方式及其形式,大致分为:刮削整治、编简成册、长度内容、书写字体、收卷。
兰台东观:西汉时兰台为典藏御史台藏书之所,东汉后,兰台和东观开始成为重要的图书典藏编纂机构。章帝以后,东观取代兰台成为国家藏书、校书及编纂国史的最主要机构。
秘书监:汉代重要的图书典藏编纂机构。
刘向父子: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文献整理工作。
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西汉后期著名的编辑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和文学家。
刘歆(约公元前53——23年),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是刘向的小儿子。他也是西汉后期著名的编辑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和文学家。
父子二人均为西汉末年以淹博著称的大学者,是我国古代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奠基人。
他们主持编辑整理了西汉一代的国家藏书,对整理好的图书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类和著录,又相继编撰了综合性国家藏书目录:《别录》和《七略》。他们的工作是对先秦以及西汉典籍存佚和学术发展情况的系统总结,是继孔子删定六经之后,第一次大规模全面地整理文化遗产的活动。他们的编辑整理活动,不仅对中国传统的“治书之学” 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催生和促进作用,而且在中国编辑出版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步骤:
本文发布于:2024-11-22 12:1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折法——精选推荐
- 下一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要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