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一.创建趣味、丰富的语文课堂来吸引学生的集中力,提升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被有趣的课堂吸引,我想那纪律的管理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吧。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化。签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一堂课全神贯注地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到老师身上,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我开始反思课堂纪律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也是老师的问题,有这么一句话“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开始重视提升课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备课。语文课有激情,有意思,同学们才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走进乐于学习的世界。因此要用心备课、认真备课,不备好课,不进课堂。
二.培养他们不错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同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更加重视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必须制定了详细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也在提问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的考虑。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学生素质的提升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
在学生眼里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石头书》是一篇科普文,这类文章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本文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
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
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
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
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很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
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见过的书说说。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什么作用……此时孩子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眼里是对新知的强烈渴求。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从文中将答案出来,整体把握课文。
因为是第一课时,生字词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课里有一个“壳”字是多音字,我便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学习课文内容我以六次对话为中心,将石头书与现在的书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解石头书的字这一部分时,重点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图片对雨痕、波痕以及
矿石有直观的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什么石头像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什么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还有在讲授“矿物”时,对于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我让学生想象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同时通过矿石彩繁多的特点,让学生说出描写颜的四字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关键是朗读的处理,现在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朗读已经学了2年,但对于这篇全是对话的课文,还是接触的很少,因此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非常关键。在课堂中,我注意了这个问题,要求孩子先到提示语,看看提示语中有没有语气的指导,如果有,只要读出这种语气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那就再看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特殊的符号,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读出相应的语气就行了。孩子们做得还不错。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因为是第一课时,生字词教学还不扎实,我在处理教学语言时,以后还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语言。对于整篇课文读还是不够,这也提
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更要精练化,对于学生的预设还要更详细全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瑰宝,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都安排成语。今天教学成语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把握成语和本单元课文的联系。
我发现教材中每个练习安排的成语不但各自相关,而且和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时我就注意了这种联系,让学生回忆《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想象香港的繁华、热闹、美丽,这几个成语正好描写的都是城市繁华的,这样孩子理解时,我们就不知不觉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觉得陌生的情境。
2.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
教材中每个练习安排的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今天的8个成语正好分成4组,各组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常被人们连用。教学时我就把握住了这
种关系,让学生大体理解一行两个成语的意思,读时也让他们一行一行地读,背诵时记住一行中的第一个成语,学生也发现了这种关系,理解背诵都很容易。
总之这节课上,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第一次执教《灰雀》,刘老师的评价语言偏激,如“我今天第一次见到这么棒”!“刚才默读时没读,因此接不上来。”“你们还不知道惋惜呀”等等,这些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打击不小,因此,整节课显得有些沉闷。而第二次执教《灰雀》,刘老师评价语言有了较大改变,学生学习投入状态极佳。另外,第二节课中,刘老师也更重视了其它评价方式,例如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
那,怎样的评价才能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在评价学生的同时,要充
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人心者,莫先手情”,同样的评价,教师若之发自内心,学生就会感到贴近心灵,也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使学生更有信心的去面对一切。
二.抓住时机,适时评价。评价不应拘泥于一格,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评价学生时,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抓住时机,给们一份自信,让他们在自信中不断进步,另外,评价不足让教师一味地去肯定一切,对于错误之处更需在明确指出,避免让学生走弯路,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
三.评价语言要有艺术性、针对性。好的语言如一条深深的小溪,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又像一首促昂扬奋进的歌,激励着人们去不断地追求。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在评价中不但要语言丰富,机智幽默,而且要讲求艺术性。
另外,评价要有目的性、针对性,不讲求实际的表彰,不但不能真的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加强学生探索的能力,反而会引导学生对评价的漠视,失去评价的意义。因此,教师的语言肯定要准确,得体,且要做到把握时机,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出不同的
评价,这样,学生对获得的评价不但仅是短暂的满足,更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前进的动力,这使他们在“人人可以成才”的大路上前行。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一.反思整体设计
优点:
1.学生质疑,走近文本。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遇险”时,我让学生先说自己上节课遇到的不懂的词,学生纷纷说出了“气势汹汹”、“不由分说”、“蛮不讲理”等词,学生在明确提出疑问的过程中触摸了文本,与文本的距离近了。
2.扮演解词,走进文本。
用扮演角表演的方式理解词语,解决学生明确提出的不懂的词,使学生真正进入了文本,
用心体会课文,用身体表演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朗读,再造文本。
学生明确提出的问题解决后,我用了分角朗读的方法,将学生置于朗读的情境中,朗读中,学生不但感受了语言,感悟了文本,相信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小稻秧脱险记》。
缺点:
1.德育渗透,不够到位。
德育目标中第二个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我觉得这一目标的实现较难,尽管自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但我觉得较空洞。
二.反思教学过程
优点:
导入环节能较好地与第一课时衔接,适时激励学生又能引导学生较好地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精读环节问题设计较精炼,能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顺学而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结环节检测题很好地与本课教学重点对应,课后作业设计模式也受学生欢迎。
石头书缺点:
导入环节的激励语不一定对所有学生都有效。改善的方法我想需要自身素质的提升,如果能经常语出惊人,妙语连珠,我想学生定会喜欢你的语文课,因为那时你已是一位充满魅力的语文老师。
精读环节有热闹的嫌疑,整个过程“动”的设计较多,有的学生可能因此当成看热闹而非真正的进入文本学习感悟。这就需要教师练就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还需有教育机智,及时解决问题,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自己修炼自身。
三.反思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利用
优点:
1.另辟解词蹊径,感受词语意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