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小妖气重,水浅王八多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修身养性之“八端”。如果在思想意识中忽视和忘记这“八端”,如果在日常行为中抵触和背叛这“八端”,就被称为“忘八”,后来演化为“王八”。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丢掉了做人根本的人一旦得势,也就是在“王八”为患的地方,那种歪风邪气、乌烟瘴气的情形,想必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借用“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嬉笑怒骂台湾问题和党内异端人物。由“庙小”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它的喻体:小圈子、小地方、小角落、小人物、小问题、小苗头等等,在此,不妨深入分析探究一番,当“庙小”而“王八”多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后果和结局呢?
小圈子失大节。吴学华编著的新时政小说《小圈子》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受此启发,我所理解的小圈子就是为个人利益相互拉拢、相互利用的小集团。小圈子往往是臭味相投的人一拍即合、串通一气,成为一丘之貉。或者叫做“鱼鱼、虾虾、乌龟王八”,私下里他们交流、传递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诸如:嗜赌成性的小圈子、狂欢的小圈子、的小圈子、走私的小圈子、流氓涉黑的小圈子……他们在暗箱里耍弄见不得天日的拙劣把戏,不惜把真名实姓隐藏在乌龟肚皮的纹理上。不可思议的是某些官场的人也特别热衷于小圈子,只要是“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一起贪过赃、一起嫖过娼”的人,就视为圈里人,这个圈子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拉拉扯
马车夫扯、附庸风雅,习惯于整景整事整人,极尽编织马路新闻和花边故事之能事,制造内耗搞分裂,争名夺利徇私情。不是酒桌之上三吹六哨,就是牌桌之上吹五作六,不是工作之时四六不懂,就是众之中吆五喝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道是“名利若从奸狡起,忠正之人喝西风”,试想“王八”归隐的小圈子和兔子尾巴有何异也?
小地方惹大祸。因为小单位、小地方、小角落常常被忽视,所以鞭长莫及、问题复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政府、自由化的“妖风、浊流”现象十分严重。我在负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不同凡响的几件事:有个偏僻的小村,在化解农村债务的时候,在百姓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把村上的树木、机电井、机车、草原、村办公室等所有集体资产全部卖掉,主要领导从中受贿四万元,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严厉查处。还有一个村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时候,人地矛盾突出,村级组织不做认真细致的解释和处理,而是靠打、靠骂激化干矛盾,致使一百多名众集体越级到省政府上访,为全县的稳定工作抹了黑。也有一个村,居然把一个纹身刺字、劣迹斑斑的地痞推举为村干部,在当地上演了一出众强烈义愤的闹剧,当地的组织形象威风扫地,影响十分恶劣。推而广之,“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祸案例,又何止这些?在干部任用、工程发包、房屋拆迁、矿产开发、资产变卖、财务管理以及涉法案件等诸多敏感问题上,由于违规违法操作而轰动全国的恶性事件,由于公权与私利结盟而自食其果的公愤人物,惨痛的教训就是一面镜子,就是一剂猛药,奉劝那些侥幸尚未撞到口的“王八”之流,倘
若仍然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么,坠入“三途河”里去观赏“彼岸花”的时候,可就悔之晚矣啦!
小人物做大孽。小人物看起来无足轻重、无关痛痒,似乎是“有他五八、没他四十”,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一旦忽视了他们的利益和作用,小人物就会像小人那样奸同鬼蜮行若狐鼠。春秋诸侯混战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为鼓舞军心士气,交战前夜的晚餐上,华元号令给每位将士分发一大块羊排,却唯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被冷落在一边喝凉水,羊斟感受了莫大的羞辱,以为华元作践自己,有意出他的洋相,于是,以牙还牙的歪念埋藏心头,第二天两军刚开始交战,只见羊斟马鞭一挥,拉着统帅华元的马车一溜烟似的便冲向了敌军阵营,华元惊愕阻止,早已无济于事,羊斟说: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排,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结果郑军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轻易获得了胜利的果实。还有中山国国王的臣下司马子期,官渡之战袁绍手下的许攸,都是因为小人物计较鸡毛蒜皮那样的小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由此,我们不禁要联想到那些制造惨祸的小司机、哄抬物价的小商贩、为害乡里的小村长、偷盗抢劫的小流氓、抛弃爹娘的小两口……在做人之“八端”的拷问面前,远离“王八”、吹熄妖风,不失为上策。
还有小问题铸大错、小细节隐大患、小苗头毁大局……不一而足。
庙本来是偶像崇拜的圣洁地方,请不要让灵魂为“妖风”而哭泣,也不要让“王八”玷污了人格尊严。只要孔子的“八端”思想,深入骨髓、融于血脉,那么,无论是身居庙堂之高,还是地处江湖之
远,我们都会乐观豪迈地走过光彩绚丽的美好人生。
“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这是国内目前管理培训行业的真实写照。
做培训,两个人、三张桌子、四部电话,齐活了。这是众多培训公司的生存状态。也有规模大的,如果你有机会去深圳某大学研究院看一下,好家伙!销售大厅里足足有上百人。在几平米的小隔间内,一个个小妹或小弟,无暇顾及地打着电话,重复着可以倒背如流的推销话术。总裁班、投资班、国学班、金融班、博士班,反正你能想出的雷人的名字,统统用上。卖培训真的成了卖白菜,比传销还要传销,斗的就是这个狠劲,拼的就是这个市场,要的就是这个业绩。你还别不服气,就是这么个卖法,一年大几个亿,真是爷爷呀!
庙大与庙小,在我内心中还真的不以规模论英雄。无论是一个人的皮包公司(现在通常叫经纪人),还是上百人的培训集团;无论是年收入几十万的小团体,还是规模超过几个亿的大鳄,统统与其追求无关。而我评价一个培训公司的大小,主要在于追求。胖并不等于健康。我从不回避盈利性,因为这是表征企业发挥社会功能大小的指标,因其有功能才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基础。也正因如此,企业首先要确定自身的使命与价值追求。以此来反观目前的培训公司,可谓唱高调的多,做实事的少。
我常讲,培训公司有三个层面的价值:一是对缝,二是匹配,三是创新。对缝越来越少,匹配越来越难,创新根本见不到影子。
“王八多”更是司空见惯。随便打开一个培训公司的推广网页,随便查阅一个讲师的个人简介。没有一个不是专家的,没有一个不是教授的,没有一个不是博士的,反正没人深纠,任凭你胡吹。从中国目前的职称评估体系来看,如果你没出自高校,想混成个教授还是基本没戏,于是现在都叫做客做教授、特聘教授,反正没人向你要学校颁发的聘任证书。不写个教授的名头,还真有点觉得丢人。其实,越是那些正统的高校,越难混出个人样,原因很简单,那里可谓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如果你连SCI都发不上一篇论文,想评副教授,做梦去吧。管理是个系统,基础是实践。于是,叫个人就能说两句。只要你能侃,能技巧的侃,好妥了,做培训师吧!甭管看过几本书,也甭管做过多少事,只管东一句、西一嘴,什么道听途说的、自言自话的,统统往上整。因为,我们的学员也基本上没个判断力。大家更喜欢“管理相声”。
经常听人讲“德鲁克说过什么什么”,且慢,请问德鲁克什么时候、在什么书上、在什么背景下说的,能到出处吗?傻了,都是听来的,或是想出的,没什么真评实据,这就是相声,图个热闹。
我们的学员都是管理者,来学习管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思考的方法与逻辑体系,而不是点状的策略。其实策略也没学到,只是听到了一时的痛快。
当培训被人卖,当培训被人评,当培训被人学时,它已经离开了本自身的价值。
读书、思考,这应是培训师的基本功。大家也都在读书,但其中的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