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a classic is a classic读后感
今天读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题目即论点——“WHY A CLASSIC IS A CLASSIC”,给出的翻译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
一看到题目我就迫不及待了,因为我曾在看展时,听classic music时,阅读“名著”时甚至看建筑时对这个问题有过无数次的好奇与思考。我数次不连贯且平白到无任何理论依据的思考结果是,大概经典真的有着某种吸引人的力量吧。我想,人们用“魅力”去形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牵引,像供奉神明一样对经典表示出无上尊崇。
然而Bennett对我说了no,然后用一种极其现实的方式去解读了经典的诞生。我没有去实际考据过,只有惊愕到写下这篇记录的份儿。Bennett主要的议论对象是文学经典,他说文学经典的诞生依赖于一有着个人文学审美的少数人。如果将作品进行分级,那么文学经典位于第一级,而名列于稍次于第一级的第二级作品们才是多数人的追捧对象。而我们的少数人由于自身对于文学的热衷与偏爱,绝不甘心自己青睐的作品随岁月蒙尘,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得到公众的认可与名望而奔走相告。宣传的力量十分明显。对路边的马车夫说上十遍莎士比亚的名字,马车夫或许不为所动;但当莎士比亚的名字在马车夫的耳边响起一千遍后,
这位莽汉就会真的去看一场莎士比亚的喜剧,会用印有莎士比亚名字的书籍装点家中的架子,会以一种宗教般朝圣的心将莎士比亚供奉,并将这些有形与无形完好无损地留传给下一代。一代代的积累过后,宣传与岁月共同造就的大师与经典便得到了多数人的深深认同。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我是觉得……少数人定律似乎在这个世界无处不在。想想看,我们今天所追捧、尊崇的经典之作的诞生,来自于当初一小撮人的推动与努力。我还有点失望。经典不是凭借自身能力,而是通过一种与“走后门”有同样原理的途径,或者手段,而取得这个声誉的。
关于为什么这些作品会被少数人青睐为经典,Bennett也给出了解释。没有为什么,没有理由。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的话,那大概就是这些作品恰好符合少数人的文学情趣与审美层次。看到这里我内心已经OMG频起……不知道该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还是“世界被少数人操控”了。
直白讲,被操控感在我的感受中更强烈一些。我看书的时候,是用视觉思维的。准确说就是,书的内容带给我的内心感受会自动转化为视觉,然后像画面一样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我读全文时,只觉得有一座若隐若现的金字塔,而不停出现的minority就在牢牢把控着那个
傲视一切的顶端。任凭金字塔的底座如何垫高、加宽,minority自岿然不动。这是我第一次从一篇评论性文章(不知道该怎么定义)中感受到社会的分层,或者,阶级分层。
马车夫
我想起大一时遇见的在美约旦人Barshar(好像是这个名字),这个拥有四个硕士学位的人向我讲述女权的“真相”,至少是曾经的“真相”。他说没有所谓的女权,女权只是政治的操控下的诞生物罢了。现在我知道Barshar讲的不是完全准确的,但是对我来说,being told that 那样蓬勃而广泛的女权运动居然只是少数政治家及政客的政治手段时,那种心里有什么东西崩塌的感觉记忆犹新。而这种崩塌感在我今天的阅读中翻了个身,重新冒了出来。
我想说,在什么都不知道前,我们都对这个世界抱有着理所当然的期待。但是现实的碰撞必然引起期待的崩塌。我曾经无法承受这种崩塌,想要任自己破碎掉;可是重新爬起来之后我才发现,这种崩塌是人生的常态,崩塌后的重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