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故事
马车夫1、生于贫贱的大画家
著名的美术家徐悲鸿生于宜兴县一个穷教书的人家。父亲徐章达,是个半耕半读的村塾老师,也是个画师。悲鸿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七岁时因常常看见父亲画画,就想学,可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不肯教,但他念书念到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时,就偷偷求人画一只老虎,自己依着样子描绘。父亲知道儿子实在喜欢画,在九岁时,就让他每天摹一幅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这就是徐悲鸿学画的开始。
  徐悲鸿在十岁时就能帮父亲在画上不重要的部分染颜,十七岁便在一家中学里教图画来帮助家用。十九岁那年,父亲逝去,家里负债很多,弟妹也要供给,他只得在县里三家学校担任教课来解决全家的生活。
  沉重的家庭担子压不住他上进的决心,为了学美术,他来到上海。他曾企图把画寄给当时的《小说月报》卖钱,但是被退回。他寄居在一家里,白天用功,晚上等客人散了,才摊开铺盖在赌桌上睡觉。
  人们都在用锣鼓迎接新年的时候,徐悲鸿却饿着肚子给一家叫做“审美书馆”的出版社用颜填染单印刷的杂志封面(那时印刷术落后,没有彩印刷,杂志封面是雇人用手工填的。审美书馆的主办人,就是著名的岭南画派导师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等到他考进震旦学院读法文的时候,肚子已经空了好几天。他是穿着死了父亲的丧服,噙着眼泪踏进了这个学校的。
  徐悲鸿的作用逐渐受到社会的注意。除了高剑父兄弟外,当时的文化名人康有为、蔡元培等也给予他鼓励和帮助。1917年,二十二岁的青年徐悲鸿已经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又得到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大学者傅增湘(沅叔)先生的帮助,派他到法国去留学。
  可是出国不久,因为内战,他的经济来源就断绝了。他经常饮水啃干面包度日,不间断地从事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劳作,他用功锻炼素描,临摹古代的名画,并努力于国画和油画的创作,还给书店画书籍插图及与一些散稿来维持生活。
2、名字的由来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吃喜酒,许多人都穿着绸衣,唯徐悲鸿却穿着
布大褂,很多人看不起他,对他十分冷落。后来他想进“洋学堂”学习,为将来谋生立足,可是他父亲拿不出钱,他向别人借钱,谁也不借给他。徐悲鸿深感世态炎凉,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决心发愤绘画,终于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3、留学生涯
  1919年,在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下,25岁的徐悲鸿获公费赴法留学。到达巴黎后,先在各大博物馆仔细观摹西方艺术的精华,比较他们与东方艺术的不同之处,数月绝笔不画。然后入朱里安画院学习素描两月,后又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入弗拉芒格画室。每次竞试,都名列前茅。课余,便到卢浮宫和卢林堡美术馆研究大师的作品,临摹德拉克洛瓦、委拉斯盖兹、伦勃朗等作品。课余,则到罗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临画。他站在十八世纪末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洛克瓦的巨幅油画《希阿岛的屠杀》前,深深地被激动,以致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1920年冬,法国大雕塑家唐泼特介绍徐悲鸿认识了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达仰,他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此,徐悲鸿每个星期天都去聆听达仰的教导和参加该派艺术家们的茶会,深受教益。达仰勉励徐悲鸿说:“学美术是很苦的事,不要趋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
他要徐悲鸿精绘素描,并养成默写的习惯。徐悲鸿遵从达仰的教导,很见功效,于是更加努力。先后有《怅望》、《萧声》、《琴课》、《扶猫人像》、《远闻》、《马夫和马》等杰作问世。仅1927年就有9幅作品入选法国国家美展,获得很高的赞誉。
  1921年4月法国国家美展开幕,徐悲鸿从早至晚仔细观摹,走出会场时,才发现外面下着大雪,而他整天未进餐,又缺少御寒的大衣,顿时感到饥寒交迫,腹痛如绞。从此患上了严重的肠痉挛症。他常强迫自己忍痛作画,现仍保存的一幅素描上便写着:“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
  这年夏天,病更重了,而学费已完全断绝,他只好去柏林。徐悲鸿在柏林认识了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并看到门采尔、绥干第尼及康普的作品,感到在法国见到的佳作虽多,仍受局限。他最爱伦勃朗的画,便去博物院临摹,每天都持续画10个小时,其间连一口水也不喝。特别在临摹伦勃朗第二夫人像时,下了很大的功夫,觉得略有收获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于是更加努力。
  1923年,徐悲鸿回到巴黎后,以油画《老妇》,第一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再谒达仰。
 1927年春,徐悲鸿赴意大利和瑞士,流连于圣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之前,纵情欣赏了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杰作,并游览了庞贝古城,领略西方古代艺术的气氛。
  经过8年国外勤奋刻苦的学习和钻研,徐悲鸿怀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回到久别的祖国,居上海霞飞坊。
 
4、徐悲鸿与马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工,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烟。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它那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早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就常常去马场画速写,并精研马的解剖,积稿盈千。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徐悲鸿自己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方能有得。”从而能够成马在胸,游刃有余地去捕捉瞬间即逝的动能神情,得心应手地采用前人不敢涉猎的大角度透视,创作出崭新的艺术形象。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心仿佛和马一同驰骋。
  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一书中回忆,一次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爱马,马养得非常好。他举起鞭子,那匹栗的年老的牝马便扬起那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了。徐悲鸿喜欢这样待马的好人,他走下马车,马车夫正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这个给你。”徐悲鸿先生忽然对马车夫说,一面从手提皮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画。这是他昨天晚上才画好的。
  马车夫迷惑地抬起他那满是皱纹的前额,眯细着眼睛呆望着徐悲鸿,仿佛没有听懂他的话。“老大爷,”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是一张画,是送给你的。”马车夫那双混浊的眼睛陡然亮起来,他双手接过画,连声说:“谢谢老爷,谢谢老爷。”马车夫眼角湿润了,“我碰到好人
了,今天一早,我看见一只喜鹊飞到我的窗子上,我就想,兴许有啥子喜事要来,可是,我这个穷老头儿还能有啥子喜事呢?现在,真灵验啦!”他又唠叨开了,同时用右手扯起左臂的袖口,擦去已流到面颊上的泪水。
  徐悲鸿先生握着马车夫那双粗糙得像石头般的手,连声说着“再见”,才离开他走了。
  “先生,您为什么突然要给一位不相识的马车夫一幅画呢?何况他又不知道您是谁,您是否有点过分慷慨了?”廖静文带着惊异问他。
他十分柔和地回答说:“因为我爱马,也爱善待马的人。你看这个马车夫,既能非常熟练地驾驭,又能视马如亲人。他对马的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受到感动,何况他的生活很难呢!”听着徐悲鸿先生的话我也十分感动了。
  马,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徐悲鸿的马受到人们喜爱,除了他所下的功夫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倾注于其中的感情,并将这种情感化作一种精神,以马为载体而表现出来。
  马,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执着于现实的徐悲鸿翻来覆去
地画马,正是有所感而发,尽抒胸臆。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但在《九方皋》画面上黑雌马,却例外地戴上缰辔,有人问悲鸿这是为什么,悲鸿笑着答道,“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制。”
5、世界的一枝神笔
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纸上了。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
“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
徐悲鸿被这位元帅的诚意感动了,他点头微笑,挥笔题上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枝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笔。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6、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得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