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吗?
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拥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是什么使然,是历史的必然,还是……
1849年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开启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中国历代帝王曾经陶醉其中的“天朝上国”的迷梦顷刻间破碎了。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先后与英、美、法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清政府又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之后又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直最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最终确立。
清政府可以被征服,但中华民族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在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过程中,面队列强的欺凌,先进的中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首先奋起抵抗的是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愈演愈。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拉开了帷幕。但历史是残酷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农民阶级虽说是反帝反封建的主要力量,但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所以说农民阶级不可能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引向胜利。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逐步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极大地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中部分成员如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历史证明,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愿改变封建统治制度,也无法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的威胁迫使中国人去寻求新的救国方案。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救亡运动。他们试图通过光绪帝推行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只字未提维新派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制”,可还是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经过密谋策划,于1898年发动,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顽固派的反对。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只是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动员,且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众。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完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历史又证明,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皇帝搞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在 中国也行不通。
进入20历史的选择世纪,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他们组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纲领,同改良派展开了论战,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带有革命性和
妥协性的双重性质,加上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却屡遭失败。预示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中国人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当中。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罩着中国大地。袁世凯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尊孔复古的逆流甚嚣至上。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入手,反思辛亥革命,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彻底的思想文化革命。在这种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且没有普及到众中去,不少人在思想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正当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启发,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
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与此同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立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怒。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这一狭小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至此,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想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成为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
正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所以中国选择马克思,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