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考查重点
(一)记叙文阅读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表达。
2、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情况下,记叙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但有时候也可省去一些,因为这些要素不用交待清楚读者也能明白文章的内容。
记叙文的六要素的考查常以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3、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相关的考查重点在议论和抒情上。开头的作用往往是奠定感情基调,答题的时候,要用“奠定了……的感情基调”,这样答比较具体不易失分;在文章的结尾,往往是起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或主题(情感)升华的作用。
4、 记叙的线素
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还可以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如《背影》、《枣核》的线索,就是标题;《故乡》的线索是我回乡的见闻和感受……有的记叙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背影》的线索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枣核》的暗线是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情……
5、 记叙的顺序
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序的作用: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1)构成强烈的悬念;(2)突出强调某种情感;
插叙的作用:对主要的情节起衬托或补弃说明的作用;
补叙的作用:志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6、 记叙的人称
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意,读起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采用第三人称,有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使用第二人称,如同作者与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7、 记叙的详略
详略得当,能够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对能够具体生动地表达中心的材料要详写,不惜笔墨;与表达中心有一定关系的内容要略写;与中心的表达没有关系的内容不写。
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内容)为什么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内容)与……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内容)与……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地表达……中心(或更好地表现……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二)小小说阅读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是虚构的,如小说中常见的“我”就不是作者本人。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2、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方法多样性:
从描写的详略可分:白描(概括介绍)和形象描绘(细描或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内容可分: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可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考查,最具综合性的题目是:作品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答题有三个要点: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具体说明的例句段。规范性答题格式为:小说通过 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 ”一句就通过 描写塑造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
此外,另一种考试题型是分析画线句的作用,如果涉及到考查点是人物形象,答题格式与上面基本一致。
3、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考查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情节概括:可参见记叙文部分,但有时要注意考查具体内容,有时会考查“开端”、“高潮”、等具体部分的情节,做这类题一定要看清题意。
有时候,会考查小说情节的特点,小说情节的特点大致两类:一是扣人心弦,一波三折;一是平实自然,娓娓写来。
4、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
做这类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题目,一定要具体,如“表现了人物 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特征,渲染了 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等)
5、小说的语言品析
这也是常见的才查内容,可从两方面作答:
一是从语言本身的风格特点回答,如自然真挚、质朴平实、语言清丽、幽默风趣、含蓄委婉等;二是从修辞的角度谈。
这类题目也要具体说明,即要结合具体误句语段加以说明
6、写作手法
常见的写作方法有:象征、对比、烘托、托物寓义(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小中见大)、夹叙夹议,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衬托(含正衬、反衬)等。
说明文考查重点
(一)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达,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记叙文的顺序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 比作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是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评析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评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从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音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物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答题模式如下:这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根据内容选择,“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议论文知识要点及阅读答题方法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 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两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规范性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事例)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是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规范性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规范性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
答题规范性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引用论证:引用论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