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论文1
摘要:在高职院校,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学好机械工程材料的效率。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高职院校,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中起到了良好的铺垫、桥梁作用,学好本课程能为学好后续课程金属切削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核心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大部分内容是叙述性文字,系统性不强,牵涉学科较多,各章节之间连贯性较差,记忆性知识点比较多,大一新生又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和感性知识,所以老师授课时难度较大,学生也不容易学好本课程。针对以上问题及学生现有知识,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既可以学好、学牢知识,又不觉得枯燥无味。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心情,用到学习方面就会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应牢牢抓住第一节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节课上可采用设问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假如1912年泰坦尼克号采用了现代高科技性能的材料,沉船事故是否能避免?距今2400多年的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何如今还能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刃如秋霜?为何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商周时代就能制造出重达875kg,体积庞大、花纹精巧、造型精美的司母戊鼎?三国时期蜀国冶炼名匠蒲元在诸葛亮率军走到斜谷需要他铸造三千把军刀时,为何用蜀江的水而不用汉江的水?火箭尾部采用什么材料才能使其在太空中正常运行?飞机上为何85%的零件都采用铝合金?悬磁浮列车是怎样运行的?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好机械工程材料这门课好处这么多,让学生意识到机械工程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高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机械工程材料。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极大地把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机械论文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主,由老师通过纪律教育来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讲授知识,以背诵、抄写、做练习来巩固知识,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查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沉闷,令学生的学习劲头更加消极,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讲钢的表面处理时,可以问学生,假如你们设计生产一个铁锹用的材料是高碳钢,这种钢材虽然硬度、耐磨性较好,但脆性较大,低碳钢虽然具有足够的韧性,但硬度不好,有没有合适的方法既能保证铁锹的质量,又能节约资金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给出答案:应该使用低碳钢板,成型后进行表面渗碳处理,钢锹表面的硬度就可以达到高碳钢水平,耐磨、内部具有足够的韧性,且成本较低。再比如总结塑料的性能时,引导学生想一想:教室里插座和开关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把一个塑料袋放一个废品堆里,一年后是不是还是原样?一次性塑料杯、儿童的塑料玩具是怎样加工成型的?用打火机点燃塑料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用手撕用了很长时间的塑料,会是什么结果?由学生一起讨论,最后总结出塑料的性能:电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成型加工性好、耐热性低、蠕变性较差、质轻。
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通过讨论总结出答案。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可适当进行点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会发生质的飞跃。
(二)采用形象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含有大量的新概念、新名词,抽象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在授课时应巧妙地运用直观教学法,把抽象的内容转变为生动有趣的、较直观的场景,也就是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及现实生活中和教学内容相贴近的例子,让抽象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采用“接地气”式教学
这里所说的“接地气”就是把书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也就是说,学生会对自己熟悉或相关的课题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上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状况,灵活地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熟悉
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内容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述合金钢和普通碳钢的区别时问学生,馒头和包子相对哪个好吃?区别在哪儿?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会踊跃回答,包子好吃,因为里边有陷儿、有调料。然后就告诉学生馒头相当于普通碳钢,包子相当于合金钢。经过这样形象生动的类比后,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合金钢和普通碳钢的区别,还掌握了合金钢的性能。又如,在讲授纯金属和合金的力学性能特点时,学生不理解一般机械零件为何不采用纯金属做材料,可以提问学生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铝盆摔到地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肯定会回答,铝盆会被摔个坑或摔扁了,因为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然后给学生讲解,这种现象说明纯铝的强度很低,一般不适合直接作为结构材料和制造机械零件,但是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再经过强化处理后,就可以达到要求了。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举例,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缺乏生产实际经验,加上本课程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相对不足。在教学过程
中,对于一些材料内部微观的变化过程及状态,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而多媒体教学恰好可以解决这些教学中的不足,因为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生动,具有图文并茂、可视性强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则解决了课程中的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如果在进行动画展示时穿插现场解说,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钢的热处理一章中的表面淬火处理时,可通过播放表面淬火视频,同时给学生讲解表面淬火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常见哪些零件需要进行表面淬火处理,让学生感觉到虽足不出教室却如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一样,效果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学生对于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中常见晶格类型的区别和特点难以理解,因为此内容涉及到金属内部的组织状态,属于微观、较抽象的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授课时可采用播放动画的方式,把三种常见不同的晶格类型的空间立体结构展示给学生,使抽象变形象,使微观变宏观。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大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
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实践表明,这个标准不仅适合于中小学生,更适合于大学生。在每节授课过程中,都采用师生互动方式授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了知识。比如在讲授载荷的分类时,把列举在现实生活中交变载荷的例子作为课后作业,并采取激励机制措施,凡是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加0.5分,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再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金属晶体结构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授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看看金属晶体结构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中哪些现象相类似,有的学生说金属晶体结构就像人体细胞的染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染体的不同就决定了人的性别不同,染体的变异使人体出现了不同的病症,这和晶体中出现的各种不规则原子堆积也就是晶体缺陷对金属及合金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道理是一样的。有的学生说:“氧和臭氧很明显是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由于它们属于结构不同的同素异形体,所以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是由于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有的学生说:“虽然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但是石墨是层状结
构,形成正六边形,每个层状结构就是这个六边形构成,层与层之间作用比较弱,碳原子还有一个电子空余,形成一个很大的π键,因此导电性、导热性很好。金刚石是共价晶体,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很稳定,因此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性和耐碱性,还具有非磁性、不良导电性、亲油疏水性和摩擦生电性等。”就是在这样积极交流、讨论、踊跃发言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更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外,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应经常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课后学生还比较模糊的知识点,不厌其烦地进行重复讲解,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要想让学生学好机械工程材料这一课程,不能仅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考核方法,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调动其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弄清楚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及一些常用材料的性能、牌号、用途,使其在设计制造零件时能合理的选择经济实用性强的材料,同时也要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和一些
必须自己操作的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既让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论文2
1、引言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材料的一般知识;建立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材料的用途和加工工艺;初步具备合理选材、正确确定加工方法、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能力。机械工程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利用富有启发性、综合性及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来完善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实验教学改革所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结合辽宁工业大学在该课程设置上的特点,针对原有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实验类型、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2、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
针对机械学院的机制、数控和汽车学院的车辆、交运等专业开设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原总
学时为40,2 5学分。有3个实验,6学时: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可见,没有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除实验类型单一外,还存在实验方法死板、手段陈旧及考核不严等缺点。
3、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形成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为中心,在《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类型、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有的已经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