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厘米、分米、米
第1 课时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用指定的物品作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硬币、曲别针、文具盒、橡皮、铅笔等。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书,你们高兴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那
你们知道书有多长吗?
2.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度,可以用手比划。
二、探究新知
1.用不同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1)选一选:分小组,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数学教材的长,每人选
一样。
(2)量一量:四人一小组进行测量。
教师强调: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并注意一
段对齐。
(3)说一说:你选用什么物品进行测量?量的结果是多少?
(4)议一议:为什么同一长度量出的结果也不同呢?
小结:测量同一长度,选的标准不同,量的结果也不同。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不同的长度。
(1)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桌子的宽度,铅笔、橡皮的长度……
(2)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如果选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长度不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只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才能正确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
3.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1)全体同学用小方块或其他同规格物品去测量数学教材的长度。
(2)汇报测量结果。
(3)提问:为什么这次测量出来的结果是相同的呢?怎么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相同呢?
(4)小结:只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文具盒的长度,出最长的和最短的,进一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宽、高。学生独立测量后再交流。
3.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五、课后延伸
估一估,再实际量一量你家的饭桌、你的小床、卧室的窗户各有几支铅笔长,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家的饭桌长一些,谁的小床长一些……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不同的长度。
3.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不足之处] 整堂课上得很累,一是学生有点乱,二是感觉教得有点死板,很机械,课堂气氛不活跃。另外在练习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测量方法的练习,知识深度挖掘还不够。
第2 课时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估测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生尺、练习纸、可度量长度的物体若干。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谜语,同学们猜一猜,知字去
口来添豆。(短)哪位同学知道短的反义词?(长)
师:你们的课桌面和老师的课桌面相比较一下,哪个长,哪个短呢?能看出
来吗?
生:老师的长,我们的短。
师:对,你们很聪明,那究竟我的比你们的长多少呢?要答案怎么做呢?
生:量一量。
师:课桌面有多长?同学们试着去量一量吧。
让学生选择一个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文具盒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不唯一)
师:大家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所说的数不同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量的结果一样呢?(大家都用同样的工具去量) (2)导入主题:你们的办法真妙!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我们通常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尺子)今天,我们就要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新课教学,感知1厘米。我分五步进行教学。
1.认识尺子。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直尺,仔细瞧瞧,你发现尺子上有些什么?
生给出答案。
师:看老师这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和同学们的尺子比一比,老师的尺子光光的,还缺少什么呢?
生:缺少一些竖线和数字。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直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划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
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师:你能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少长吗?(师做拇指与食指比划状)
4.生活中的1厘米。
请在你的身边一,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观察,汇报。
5.认识几厘米。
数一数2厘米中有几个1厘米,4厘米、6厘米中呢?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三、学习测量方法
1.动手实践,探索量法。
出示已经裁好的纸条。
谈话: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和几厘米,现在我们用厘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请看,这是一张纸条,请大家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量它的长度的,并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看谁看得最仔细。
教师演示量纸条的过程,学生观察,说出纸条的长度。
2.谈话: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但是,老师却碰到了一些数学小马虎,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马虎在量物体时是如何做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1)你认为他量的对吗?哪儿错了?说说你的看法。
(2)这种量法对吗?
(3)这种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