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除法初步认识》教案
    教材说明
    这一部分教材主要讲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教材安排了四个例题,先通过例4引入这种分法。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是另一种分法。然后通过例5的图画说明具体分的过程,并说明这种分法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再通过例6用圈一圈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分的方法。最后通过例7过渡到“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计算”。着重指出12块饼干,每3块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也就是说12里面有4个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含义。这里还注意用图表示分法,以便给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为了并使学生更确切地介绍这种分法的含义,在教科书的“搞一搞”和练中强化了实际操作。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展开教学。教学基准4~基准7,顺利完成练十三中的第1~5题。
    2、一般来讲,学生对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两种分法容易混淆。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每一种分法,然后再进行对比和区分。在开始教学新的分法时,要着重通过实例说明这种分法,不要急于与前一种分法对比,以免造成混乱。
    3、第43页例4的教法与第40页例1的教法基本相同,只是必须特别强调这种分法就是未知每份就是多少,头序分为几份。
    4、教学例5时,可以把例题的插图制成教具或用实物演示(也可以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分)。教师先叙述题意,再引导学生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问学生: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确每2个放一盘就是每2个分成一份。教师边说边用一只手拿2个桃,另一只手拿1个盘子,把2个桃放在盘子里;然后再继续分。通过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的方法。然后再向学生指出,这种分法也要用除法计算。接着再结合分的过程说明算式的写法,桃子的个数“6”是要分的数,写在除号的前面作被除数;每份的个数是“2”,写在除号的后面作除数;分得的份数是“3”,写在等号的后面是商。还可以向学生提问“6÷2=3”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打开书,
引导学生把第43页上分桃的图看明白。教学时,还要注意,这里还不是正式讲“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因此,算式中的单位名称暂时不要提。然后,可以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每次分完小棒,把算式写出来,还要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5、教学基准6时,可以把例题中的图改成在绒板上图形,边描述题意、边模拟。还可以同时使学生在书上把每2个苹果圈在一个圈里。接着问学生:一共圏了几个圈?8个苹果每2个分为一份,分为了几份?再使学生把算式写下全然,并讲出算式所则表示的意思。
    6、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例7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出示题目以后,让学生在书上把每3块圈在一个圈里。引导学生观察:12块饼干,每3块分成一份,一共分成几份,再看12里面有几个3。然后着重说明,把12个按照每3个一份来分,分成了4份,也就是说12里面就有4个3。这种问题也要用除法计算。然后,可以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7、“搞一搞”中的题目,练时必须使学生先动手在书上圈一圈,再写下算式。然后还可以问学生:12个五角星每4个分为一份,分为了3份,那么12里面存有几个4?以增进学生对第二
种分法的认知。
    8、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1题,可以鼓励学生想要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率领学生在□里填入数。第(2)题,可以使学生单一制搞,教师特别注意巡查,对存有困难的学生展开个别辅导。
    第2题,学生摆完并填出得数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第3题,必须特别注意先鼓励学生观测插画,动手圈一圈,再融合图旨在□里填上数。
    第4题,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种数量关系的理解。
    第5题,就是存有多余条件的加法应用题。这样的题较通常的谋减数的应用题容易一些,还难与乘法题混为一谈,必须使学生动脑筋思索。
    第6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用的,不作为共同要求。其答案是:10÷2=÷5=÷10=1
    教材表明
    这一部分教材主要讲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使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教科书先通过例1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些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接着通过例2的图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例3用一幅集合图来表示这种分法,以便给学生形成这种分法的正确表象,然后说明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为了并使学生更好地认知这种分后法,在“搞一搞”和练十二中都精心安排一些实际操作题,使学生亲自动手挂一挂、分后一分、连一连,再写下乘法算式。然后,再建议学生讲出乘法算式所则表示的意思和各部分的名称,协助学生初步创建除的观念。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尚无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稳步自学乘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知掌控乘法算式则表示的意义,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认知掌控乘法算式则表示的意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鼓励参予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建议仔细观察,看一看须要化解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后教师课件模拟熊妈妈分后竹笋的过程,再列举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乘法算式去则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自学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乘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够帮忙它挑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恳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道说道算式中各数所则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去排序?学生思索、比较、探讨。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稳固应用领域,增进认知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三第6题:写下乘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于挑战性的练形式,使学生动手分后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来充满著生气和激情的自学氛围,满足用户孩子们顺利的欢欣心理市场需求,保持自学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内容情境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明晰“平均分”的含义,掌控“平均分”物品几种的相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等教学法,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层层升华,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情境导入,体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二(1)班准备明天参观科技园,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