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册)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2011年12月发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并于2013年4月获得教育部批准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学内容包括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及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学内容包括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教学内容包括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
教学目标方面,我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初步认识乘、除法的
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我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包括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以及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在数学思考方面,我们的目标包括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
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我们的目标还包括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进
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在实际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
生初步学会使用工具如摆学具、画图等方法来理解数量关系,选择适当的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积累实际问题解决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测量长度的经验,建立长度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和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学生初步了
解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
加深体验,提升认识。
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等活动,获得研究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培养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主动克服数学研究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
1.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熟练正确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感知线段、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1.编制乘法口诀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课时安排:
全册共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4课时
的期末复,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各单元
的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6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3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1课时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表内除法(一):9课时
厘米和米:4课时
我们身体上的“尺”: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