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改下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植。
关键词 深化课改 生活 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何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然成了我们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式教学,认为多数学习应与具体情境有关,只有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问题中,所建构的知识才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易于迁移。以下对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做几点简单的阐述。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是“教学生活化”的首要环节,生活化的引入,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中
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形成真实的教学情境,这种带有乐趣的真实情境,往往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形成让学生愉悦的课堂气氛。这种富有趣味、灵活巧妙、恰如其分的导入方式,具有先声夺势的效果,然后抓住时机,及时转入正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生活处处是课堂(二)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数学教育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将课本知识中反映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教学时,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这样可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往往掐头、去尾、烧中间。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突出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动的现实中去
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运用己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还可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学习,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就是指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从初步的感知,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以及应用的价值。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学习,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三、构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大课堂
所谓“大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或由学生自已通过做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活空间是数学活动最大的实践基地,数学课堂向生活延伸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实践中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只有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数学进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希望经过大家的不断探索,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让学生也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j].2006,1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