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 捕捉生活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
我们的教学应积极捕捉生活素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生活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识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做到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生活处处是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彩斑澜。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捕捉生活素材。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在教学《年月日》时,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既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
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学习。”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呢?”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 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交流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切实地参与了知识的形成 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三、走进现实生活,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还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单元“买衣服”一节时,带领学生分小组
到服装商场参观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买衣服的具体情景、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让学生亲自用人民币演示购物的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计算中的算理。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计算方法到市场或商店买东西,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时,安排学生到室外丈量 大树的高度。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兴趣。把学生分成测量组、计算组,两个组分工协作,测量组首先讨论丈量哪些数据,然后测量出木棍的长度、木棍影子的长度以及大树影子的长度。同时计算组列出不同的比例式:一是“大树的高度:木棍的高度=大树的影子长:木棍的影子长”,二是“大树的高度钊大树的影子长:木棍的影子长)x木棍的高度”,求出大树的高度。这一身边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感受到利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常见的问题。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我们把教学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