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策略包括:主体参与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2、创设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3、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参与。合作探究策略:1、把握合作要领,培养合作精神。知情融合策略:1、有效控制自身情感。2、激发学生学习情感。3、把握和挖掘教材固有的情感因素。个性发展策略:1、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127-02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封闭和预设多,开放和生成少。对于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知识经验少,而教学沉闷、机械,程序化,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挫伤了学习的兴趣,压抑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抹杀了智慧的火花。为此,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刀阔斧的展开了,它让小学数学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光彩,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呢?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1-6年级的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的前提。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言”,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一、趣味情境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身提供了大量有趣的主题情境图,并且一图贯穿
前后几个知识点。而小学生年龄小,对动态的、有意思的、自己熟悉的事物才会产生注意。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教学中应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寓教寓趣。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念数学儿歌、开展游戏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例如我在小学二年级《加减法练习》这节课中就运用了趣味情境。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累了,那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生:好(热情高涨)!师:从前有个老爷爷,他有三个儿子,读书都不用功就知道玩。一天,老爷爷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在屋子里藏有一箱宝贝,这是藏宝图,出图里的密秘就会知道宝贝在哪里。三个儿子一听你争我抢起来。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宝贝吗?想不想出图纸里的秘密呀?学生一听,立刻大喊一声:想!(学生第一次计算活动)师:老爷爷的三个儿子也跟你们一样一起合作出了秘密。老爷爷告诉他们说从大门出去向前走90步就能从地下挖出箱子。三个儿子一听拿起锄头挖出了箱子,可是发现箱子怎么也打不开,原来在箱子上安有密码锁。他们只好又去老爷爷,老爷爷说:密码锁的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个数得数是62时,锁就打开了。赶快试一试吧!(学生第二次计算活动)学生破解密码后问:箱子里是什么宝贝呀?一名学生上台打开箱子,拿出一张纸条写着:知识就是最大的财富。学生在那里对呀对呀。然后一名学生问:
老师,那三个儿子后来怎么么呢?另一名学生追着问:老师,我们也努力学知识会怎么样呢?这个趣味情境设计到两道难度很大、计算量大的练习题,而且是在学生趋于疲惫的状态下出现,但可以明显感到,因为趣味性大,有诱惑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忘情的进入状态的非常主动的来思考问题。
二、操作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阐明了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相发展的辩证关系。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活,强调体验性学习。而操作活动又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体验感悟的一种良好形式。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认识规律一般为:感知——表象——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但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儿童认识规律,依据教材,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导学生实
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这个既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三、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情境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堂一大特点就是数学不再是在“人工情境”中学习,而是在“自然情境”中学习,而这些自然情境,是老师在课前充分调查、了解、准备后将学生生活情节的一个再现过程,必须是真实有效的情境创设。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我校在一年级举办棋类兴趣班,学生们参加的积极性较高。于是,在上生活处处是课堂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前,我有意识的在班上问及学生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各有多少颗子。有几个学生清楚,但大部分学生表现的非常想知道。我就此情况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去数一数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各有多少颗子,一副扑克牌有多少张;同时也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哪些事物的数目较多,有多少。学生带着兴趣有目的的去数数,去了解身边的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