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仅来源于教材,还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一、让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把学生生活经验融进课堂,使之寄居为有效的学习资源,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出今天是几月几号?然后抛出这个月有几天呢?那么在其它几月是否也有这些天呢。又如在教完“24时计时法”后,我让学生例兴趣生活中用“24时计时法”的例子等等,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让学生
能真切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做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忌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因而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在课堂上听我讲,而是先要求学生到超市去观察名种食品袋上所标出物品的质量,然后掂重掂量,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课堂的教学空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生动之中真切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能主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生活处处是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将一些生活问题转化为课堂学过的问题,这是目前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学校里,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出课堂,参与实践生活中去,在实际生活中检验自己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是密不可分
的。例如在教学“除法的估算”时,我让学生估算这样一道题,“水壶43元一个,120元可以买3个,够吗?”如果学生能正确回答,那么他对于“除法的估算”是真正理解了,因为只有联系了生活实际才能答对这道题。又如春游时让学生算怎样包车才比较合理等等。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信息和动力。这样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既达到了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收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学习“年、月、日”后让学生制作2010年的年卡;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到超市了解商品的价钱。这样联系生活,在现实中寻数学题材,让教学几近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是实实在在的,就在身边。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在数学中挖掘生活情境,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所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涌动生机和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