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夜温柔》争议浅谈
作者:陈 聃
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4
        [摘要]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爵士乐时代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之一《夜温柔》自发表后,就倍受争议。该文拟通过探讨这一争议,以期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词] 争议 文学理论 社会背景 期待视野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倍受争议的小说家。自20世纪20年代他的第一部小说发表至今,从20年代被冠以爵士乐时代情乱夜中环桂冠诗人,到30年代被批评家称为自戕才华的小说家而被遗忘,再到当今风行欧美的文学热潮——“菲茨杰拉德复兴,菲茨杰拉德的文学名誉和人们对他作品的批评接受,历经了一个从大起到大落,到再大起的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
        1 《夜温柔》的接受历程
        《夜温柔》,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之一,与其另一部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相似,描写的是一个出身低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如何遭到失败、变得消沉颓废的故事,但小说所涉及的范围更宽阔,着重点也更高更新。小说的背景被安排在作者所熟悉的欧洲大陆,时间跨度为19171930年间,小说展现的仍然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那种社会生活场面。它是以主人公迪克·戴弗与妻子妮柯尔·华伦和女影星萝丝玛丽·霍伊特之间的三角恋爱关系以及围绕着这种关系所产生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为主线来构成整个故事主要情节的。
        这部耗费了菲茨杰拉德九年心血写成的《夜温柔》一经问世后便受到了当时美国文学评论家较为严厉而苛刻的批评: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兼作家、美国凡金出版社文学顾问马尔科姆·考利当年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书中提到的一些社会、伦理问题,在掩卷之余仍会在读者的耳边久久回响。菲茨杰拉德想给予解答,却又不直截了当。小说的主题富有深意。但问题是,菲茨杰拉德根本就没有完全拿定主意,要把它写成什么类型的小说一一究竟是围绕着一个主人公来展开,还是描写某一个体。这两种类别的处理方法在这篇小说中同时并存,互为干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分裂开来的创作题旨……书中好几个人物都自相矛盾:他们完全不像常人那样发生改变,而是自己转化成了与众人格格不入的人。
        评论家克利夫顿·弗迪曼在其文章中是这样说的:迪克对失败的命运的接受来得过于突然,使人难以置信。作者对那些所谓的悲剧性事件的交待向不足以构成迪克在意志上的沉沦。约翰·张柏林认为作者在将小说的重点从萝丝玛丽·霍伊特转向迪克·戴弗时,处理的手法过于突然,过渡性的安排不够精到:这部小说只在萝丝玛丽差不多完全消失之后才真正开始。对于《夜温柔》的结构安排,美国当代评论家查尔斯·显恩认为小说的结构混乱是由于作者没有按照时间次序来写的原故:菲茨杰拉德给这部长篇小说来个戏剧化的开端,正如他写《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的确产生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效果;但是日后他却相信他这种写法不对,应该依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来讲这故事。
        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文学界从与传统评论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的视角又重新估量了这部作品:1951年,马尔科姆·考利教授在重新编辑、出版《菲茨杰拉德三小说》(ThreeNovels of F·Scott·Fitzgeald)时,已改变了他当初的看法。他在这本书前言中说:若干年后重读这部小说时,我已有了新的与以往不同的看法……迪克就像一个躲进了自己的世界、或隐入了社会另一个层次的老朋友一样从读者的眼前消失了。尽管我们对他已十分了解,但我们却无法确知他隐退的真正原因。也许……总之,对这位我们曾经很熟知的老朋友的衰落的原因,我们尽可以无止境地展开讨论,但却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评论家、传记作家亚瑟·密兹纳最早提出《夜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写得最精彩的一部小说,他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他全部的文学天赋,他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的具有深刻意义的价值观念,他对小说每一个细节的精心安排,他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一切在这部小说中都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分的展示。作者充分运用了他的智慧和技巧,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所共同体验到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因而,作品中的人物都被赋予了寓言式的深刻含义。作品展示的世界就是真实世界的一个缩影。
        对于《夜温柔》在观点上的交替变换、年代的错综编排和结构松散这一问题,当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认为:这种多主题交替出现的现象也许恰好是菲茨杰拉德独具匠心的安排。他不满足于某一个主题;而想用其他主题来充实和完善其中主题思想。……小说在整个结构上是首尾相呼应的。小说以一个新女性的形象为开端,但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将重点转向了迪克·戴弗;最后又回到了故事开头的那片海滩,以另一个新女性的出现作为全篇的结尾。获得了新生的妮柯尔保持了小说在情节上的完整性。
        在大半个世纪已过去的今天,这部小说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公认为是一部涉及人类历史、爱情、心理分析、权势与道德的永恒联系和永恒较量、人的局限性,以及人在现实社会
里所受到的各种诱惑等多主题的小说,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小说中所展现的世界便是整个现实世界的缩影。小说的结构体系也被人们认为是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具有后现代派的风格和意识流表现手法,仿佛是一部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派作品,以至于在今天仍能给人以十分新鲜的感觉。如今,它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姊妹篇,被纳入了美国现代文学精品之列。
        2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时代背景与文学作品的接受
        文学向来就是生活和历史的审美反映。文学作品是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所创作和阅读的。如今的人们大都已承认,文学作品的分析或解读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和道理背景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科学地阐明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因此,只有把菲茨杰拉德与其《夜温柔》接受批评的发展历程与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理论与评论的发展的历程及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才能理解何以在二十年间对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小说的评价、褒贬的反差会有如此之大。
        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代的不期而至,美国文艺创作开始转向了对社会危机的剖析和对政治制度的批判。文学批评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的影
响,将文学作品的评价重点放在了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上。着重评价文学作品是如何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遵循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的创作原则,重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与故事情节的逻辑性,重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
        然而发表于1934年的《夜温柔》,从表面上看描写的是依然是上世纪20年代流亡海外的美国富裕阶层的人的生活,一流亡海外的美国的花花公子时髦女郎的放浪生活。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发生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及随后的大萧条时期普通百姓的艰苦的生活。小说所描写的社会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当时美国国内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种族矛盾及欧洲大陆上二战前一触即发的战争状态与之都不相干。因此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菲茨杰拉德的思想已打上了富人的烙印,他的作品描写的仅仅是富人们的生活,并不是人们当时所关心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话题。因此受到了马尔科姆·考利、克利夫顿·弗迪曼、约翰·张柏林、查尔斯·显恩等那个时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们的严厉批评。
        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起,至50年代后期,新批评家学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的主流。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自成一体,而排除作
家的生活、创作思想、社会历史背景、甚至作品题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认为文学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每部作品进行仔细阅读,分析作品文本的结构和语境,指出各种意象、节奏、韵律、语气乃至词汇的细微差别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从50年代末期新批评学派盛极而衰之后,到20世纪末的这40多年里,美国文学批评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这些既标新立异、又各有继承的各种思潮和流派,将文学批评一次又一次地引向了对文艺创作和文学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对文艺作品的阐释可以是多种多样、仁智相见的,对经典作品的重新研读,可以使人有新的发现,得出新的解释,产生新的领悟和联想。
        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相似,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大国,战后的五六十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美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在此时可以说是称霸世界、无人能及。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痼疾,反而加剧了人类的生存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黑人、核恐怖、失业与经济萧条接连不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畸形脱节。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精神的摧残,引起了美国人民对现有道德标准和人生观念的怀疑:人的道德何在?人的价值何在?在麦卡锡主义横行的五十年代,年轻一代的美国人,在混乱的生活面前充满着困惑。战争、种族矛盾、贫困、失业和政治迫害等等,促使他们对虚假现实的反感并继而发起叛逆和挑战,
他们追求并向往精神生活,否定了传统的美国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技巧,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菲茨杰拉德在《夜温柔》中广泛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和意识流表现手法,恰恰符合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标准。小说中通过迪克这一形象展现了在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实利社会里,人的真诚、人的善良的本性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献身精神,与扭曲、病态的享乐主义人生观和生活腐化、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及这样的社会对人的毁灭作用。这恰恰符合了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正因为如此,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才重新与读者产生共鸣,得到了马尔科姆·考利、亚瑟·密兹纳、布鲁姆等当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们的赞誉。
        3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夜温柔》从出版时不被读者认同到二十年后广被读者所接受、喜爱的事实,我们发现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不可能一下子被某一时代的读者所发现,而是表现为一种潜藏含义,被不同时代的读者以渐进的方式发掘出来,这就使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及其作者的理解、认识与评价有较大差异。对文学作品及作者的接受,文学评论界总是落后于读者,总是在作品被读者广为接受后评论界才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评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做出的阐释反过来又促进了读者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