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háng)    (jīng)    (shè)    怒不可(è)
B.(wò)      (jūn)      (jiǎn)    (piān)然归来
C.(kāng)    (mò)      (jī)    (gá)然而止
D.(qiào)    zhě)皱  (fú)水    面目(lí)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荡漾(yàng)      牝马(bǐ)        声名狼藉(jí)
B.呕气(òu)        侥幸(yáo)        自怨自艾(yì)
C.蹂躏(lìn)      颓唐(tuí)        黑魆魆(yuè)
D.虔诚(qián)      吞噬(shì)        面面厮觑(qù)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深圳航空开通的航线可由南昌直达乌鲁木齐,为旅客节省了1个多小时左右的旅行时间。
B.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C.春节上演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感悟所用的形式。
4.(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角(líng    诚(qián  演译  而至(zhǒng
B.      hèng  赋予  离间(
C.望(liào    劣(zhuō西溪无相院)  决择  暴风雨(zòu
D.chěng  sǎng  敦实  纷至来(
5.(2分)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人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下列选项和《三国演义》无关的是 (    )
A.说曹操,曹操到。
B.周瑜打黄盖—— —个愿打,一个愿挨。
C.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D.刘皇爷哭荆州,有借不还。
6.(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
7.(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法国
B.《卖炭翁》——白居易——唐代
C.《马说》——韩愈——唐代
D.《社戏》——鲁迅——《呐喊》
8.(2分)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国军民在宜昌保卫战中同仇敌忾,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由长江西进的态势,打破了日军以战迫降、迅速解决中国战场的妄想。
B.“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任何人也压制不了。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的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9、(4分)下面是几位书法家以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为书写内容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甲)行书:①        (乙)        书:端庄规矩    (丙)篆书:古朴圆润
(1)根据书法作品(丙)的鉴赏示例,①处可填__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___
(2)以上几幅书法作品所用书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  (丙)  (乙)
B.(丙)  (乙)  (甲)
C.(乙)  (甲)  (丙)
D.(乙)  (丙)  (甲)
10、填空。(8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白居易(卖炭翁》写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2分)
11、(10分)阅读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完成小题。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
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洪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调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美文鉴赏课上,老师推荐了游记散文《西溪的晴雨》,请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跟随作者游踪领略西溪野趣。
____________观沿山大道之景——____________赏山环水绕之奇和摇船少女之美——弹指楼上老僧求书相邀——秋雪庵里龙妇吹箫助兴
(2)源宁评价西湖“湖光山,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认为微雨中的西溪比西湖“要好三倍”,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作者及其友人可能更喜欢怎样的景?
(3)作者善于抓住山光水最具特征之处,赋予景物以神韵和灵性,引发读者的遐想。请选择文中一处佳句分析品味。
(4)这篇散文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人的雅兴,请围绕“游赏中的雅趣”这一话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