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辛弃疾
李增泓
在历史上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典范,这位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就是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篇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直至忧愤而死。从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来往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任上和带湖、瓢泉之间;而居带湖亦时往瓢泉小住。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
    首先,他的为文,自然无需多说,中国文化史上唯一一位与苏轼并称的豪放派大词人,有“词中之龙”的美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清朝大学者陈廷焯曾有一段关于苏轼和辛弃疾的评价:“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确实,辛弃疾不光在词的方面,甚至他的整个人生,都是魄力奇大,千古独步。
看看他的那些词,无不让人心潮澎湃,即使坐在书斋里,也会陡然而生一股不可遏抑的豪情,比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比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如果说苏轼的词体现了文人的旷达,那么,辛弃疾的词则完全超出了文人的范畴,体现了一种比盛唐边塞诗更加慷慨、更加沉郁的精神。说到底,在辛弃疾眼里,词之一道,并不是他最看重的,他是超脱文人之外的,或者说是给所有文人拔份的。
辛弃疾的词,除了豪情,还有不少体现“愁”的地方,比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比如“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比如“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在中国文化史上,“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李白写过,杜甫写过,但跟辛弃疾的“愁”相比,他们的“愁”都显得太小儿科了。
至于原因,就是下面要说的辛弃疾的“为武”之道。
辛弃疾的词集
陆游曾说辛弃疾有“管仲、萧何之才”,陈宰也说辛弃疾有“张良、诸葛亮之谋”,可见,辛弃疾绝对是一个治国安邦的顶级人才。但可惜的是,他生错了时代,让他的绝顶才华无处施展,只能在词中抒发一下感情。
正如叶嘉莹所说,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英雄豪杰手段写词”,却能“表现了词之曲折含蕴之特美”的大词人。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古山东出好汉,此言不虚。但是在他出生的时候,山东已经是金国的领土了,所以辛弃疾从小就受到了比南方宋人更特殊的教育,年仅21岁时,就组织了一支军队,率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