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
著名特级教师人大附中王君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上的杨先武老师《可敬而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一文,非常受启发,深为杨老师的分析折服。但关于小说的结尾,我不同意杨老师的“败笔”一说。
杨老师认为:父亲造台阶所表现出来坚忍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他把改变地位的希望寄托于加高台阶却是可悲的。作者似乎也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结尾处画蛇添足地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为父亲的失落给出了一个浅显的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处败笔。半个小时
我认为,《台阶》的这个结尾恰恰是画龙点睛之笔。
《台阶》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为什么呢?在我第一次接触文本的时候就觉得,“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在标点的运用上蕴含深意。句子表达的感情毫无疑问是非常沉重的,但作者为什么会舍弃表情达意相对丰富的感叹号,而偏偏选择了一个句号呢?
直觉告诉我,课文的魂就在这个句号中。广西动力技工学校
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诵了《背影》的结尾:唉!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他相见!用该句中的两个
触目惊心的感叹号自然引出了《台阶》让人费解的看似平淡的结尾。然后通过四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个句号。第一步: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第二步:感受文中儿子的感情,体会儿子对父亲造屋一事的评价。这表现为一个填空题:我______父亲。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果然表现出很大的分歧:感激、敬佩、痛惜、担心、怜惜、感慨、心疼……我抓住这些“分歧”和“矛盾”,自然地生成了教学起点。第三步:通过朗读和点评带领学生们走进课文。我们的研讨重心落在小说的精华段落上,通过对父亲的脚、眼光、汗珠、腰、笑容、头颅等的细心揣摩,力求不露痕迹地引导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变化。第四步:读出句号深处的感情。有了上面的铺垫,最后我们重新聚焦在“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的朗读设计上。在不断的对比尝试中,孩子们渐渐明白了:这最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其实是作者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指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受伤无法再操持农活,还是指儿子感受到父亲心灵世界的“老化”
——父亲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也同时失去了奋斗目标。身体的老朽固然已经可悲,追求的丧失更让人心痛。但儿子之痛还更在于他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他在父亲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一个句号,悲凉地道出了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小说中的父亲是如此,无数中国农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因此,我认为,并非如杨老师所说,《台阶》的作者“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恰恰是因为作者意识到了父亲精神幻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个结尾。作者不是见惯不惊,而是见惯而“无法
”惊。还有什么能比清醒地无能为力地面对困境更让人扼腕心疼的呢?这个貌似波澜不惊的句号,更能于平淡而冷静的语境中凸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凉。
欧洲杯分组
所以,《台阶》之感人,不仅在于他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真实感人,更在于他含蓄而深刻地提出了如何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的现实问题。善良的德行、坚忍的毅力、执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中国农民们拥有着这些被誉为人类的最高贵的精神,除此之外,他们一无所有。但是,当这些最高贵的精神依旧还换不来一个人基本的尊严和幸福的时候,那首先反思的就应该是我们的社会了。
探究《台阶》的结尾问题,除了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文本之外,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文本的使用价值。
作为一线教师,对整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安排我是有异议的。当《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这些课文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客观上形成了一幅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世事图,勤劳善良这些人性中的最精华的东西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几乎变得一文不值。当勤劳善良和失意孪生,和智慧决裂,和冷漠对峙,当无数的“父亲”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依旧无法平和而安静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甚至还成为了他人笑柄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将无法避免尴尬。
教学的现状就是这样的。上一届学生甚至直接向我表态“我才不做信客那样的善良的人呢,他们根本就是傻子”。这不能全怪孩子们。就如对《台阶》中父亲形象的认识一样。如果我们对其“可悲”之处的强
调方法不恰当,就完全有可能引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负面思考,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学生鄙视劳动和轻视底层劳动者。
所以,《台阶》的教学,必须是旗帜鲜明的。我以为,用“可敬”来形容《台
碧水庄园
dnf传说装备怎么获得阶》中的父亲还不够,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因为他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下用双手创造出了自己的家园——这既是他的物质家园,也是他的精神家园。父亲当然不会意识到,正是这样的精神,艰难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农民连这点精神都没有了,所有的理想就更会成为天方夜谭。也许是因为文学作品需要更集中地揭示生活本质的需要,这篇小说侧重渲染了新屋建好后父亲的失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老农奋斗一生建好一幢新房子并不是个别现象,这甚至是中国农民或者说是中国底层平民的常见的生活状态。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生一项最重要的“事业”的成功,它带给个人的幸福和尊严应该是巨大的。如果按照小说的情节设置,造屋的成功反而让父亲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天也动不了”,我以为,这太残酷了,也不符合生活现实。教参说得没错,父亲是勤劳善良的谦卑的父亲,“低眉顺眼”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地位”,盖房的成功满足了父亲的一些心理需求,但是非要把父亲的痛苦完全归结为房子建成了但其社会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期待,这对于一个一辈子老实巴交对生活没有太多欲望的父亲来说是不公平的。从文中大量的篇幅可以看出,父亲是个外在和内心都同样循规蹈矩的农民,他其实正是在艰辛的劳动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他并不厌恶劳动,而是以劳动为光荣。那么父亲为什么造屋成功反而会显得失落,这其中的原因应该
还有很多。这也许是作者真正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也是更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的问题。总之,仅仅归结于父亲“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肯定是不合理甚至可笑的。即使真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批判父亲的精神境界还不够高,甚至嘲笑父亲“台阶意识”的荒谬,因为用精英阶层才可能有的价值观来衡量父亲根本就是荒谬的。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种坚韧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也绝不是他自身的可悲,而是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可悲。我们更不能把批判这种“可悲”作为学习《台阶》的主旋律。我们要学习父亲的创业精神,更要思考父亲以及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
我以为,面对《台阶》这一类的小说,我们这些比农民生活得稍好一点儿的人,应该有“俯下身去”读的意识。但这“俯”,绝不仅仅只是悲悯。只有真正的爱和深刻的理解,才会读懂《台阶》们的主人公,才不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犯了居高临下的错误。究其根本,这其实是涉及到阅读观的问题——到底是平民的阅
读观,还是精英阶层的阅读观。唯有如此,《台阶》们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思想价值才会避免被扭曲的可能。
教师简介:王君,现任教于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
中语“教改新星”,省优秀班主任,省骨干教师,全国多所师范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多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多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表彰5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1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入选2008年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出版工程”。著有《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讲语文》、《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班主任,青春万岁——王君带班之道》等专著。应邀到全国各地(含香港)及新加坡等地讲学上百场。
从《台阶》看人生困境
著名特级教师人大附中王君
《台阶》中父亲的人生,乃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式的人生。《台阶》中的父亲倾其一生心血建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屋的追求其本质上是一次精神追求的冒险。在我看来,这筚路蓝缕的追求充满了神话式的传奇彩和寓言式的精微深意。透视父亲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命运的搏斗——在生存的困境面前,人渴望超越而又必然凝滞。这是父亲的尴尬,甚至也是个体乃至体生命的尴尬。
尴尬之一:“跨越式”的精神追求让人生的选择成为两难。
第一个圣诞节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生存和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般来说,人只有实现了基础层次的需要后,才有能力去追求下一个层次的需要。也只有如此,追求才可能成功。妄想超越,人生的尴尬必然出现。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想要提升家庭“地位”的追求,按照这个理论来说,应该属于较高层次的追求——尊重的需要。父亲的尴尬正在于此,因为前三个层次的需要父亲仅仅是勉强实现或者说还完全没有实现。
从《台阶》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父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仅仅是“基本解决”而已,还远远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父亲造新屋的准备甚至比“愚公移山”还要艰难。如果说愚公尚且可以“振臂一呼”,号召家人邻里都来移山的话,父亲则完全要靠一个人一双手的努力。他的准备完全是“中国农民式”的,是从“一块砖、一片瓦、一张毛票”开始的。造房对在“小农经济”模式下生存的中国农民来说,毫无疑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除了赤手空拳外,一无所有的父亲居然就有了如此“伟大的理想”。这除了让人觉得可敬外,也多少让人感觉到有近乎冒险的悲凉的意味在里边。
至于“社交”,父亲几乎谈不上。在中国农村,“小国寡民”是常规的状态,虽还不至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从《台阶》的故事中我们确实很难看到父亲真正融入了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社交
圈子”。父亲的生活状态,基本上还是一种靠个人劳动自给自足的状态。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毫无经济基础,“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地位”的父亲就偏偏“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在家庭内部,父亲是拥有尊重的。这从文中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比如父亲闪了腰后,“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其实,他们在努力“保持”着的就是父亲的尊严,他们不希望父亲从他们的惊讶中看到自己的衰老。这样的尊重是非常深刻的。但是,父亲并不满足,他的理想是“家里的台阶要高”,家要有“地位”。在我看来,父亲潜意识中的“地位”还没有高到和平常我们理解的“地位”相同。这“地位”应该非常朴素,不过就是一种来自于家庭之外的“尊重”。
按马斯洛的理论来分析,父亲对“尊重”的追求是在其生存、安全、社交的需要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之前产生的,是缺乏坚实的底座的。父亲的追求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人类,还潜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追求,那就是受到尊重。这种追求和人的生存需要一样,都是人最基本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斯洛的理论是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