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帝”为杰构“祖龙”却成败笔?
为何“二帝”为杰构“祖龙”却成败笔?
2007年4月,同样是风和日丽的日子,在中州河南省却是冰火两重天:郑州市是因炎黄二帝塑像落成而欢天喜地,而新郑市却因“华夏第一祖龙”被国家环保局、国家林业局叫停而愁云惨雾。河南省因地处中华神州腹地,是华夏文化发祥地,由于有地利之便,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南省吃老祖宗的遗产也是该吃的,该吃而不吃那才是憨包哪!不过有了吃的还要会吃,否则美味佳肴还未吃到口就已被人千夫所指,那也是傻到家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罢。
燕青扮演者就在4月18日,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作为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大恢弘的炎黄二帝塑像前宽阔的炎黄广场上,举行了炎黄二帝塑像落成庆祝典礼。据媒体报道,炎黄二帝巨塑像高106米,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八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两米,堪称“全球第一塑”,巨塑前面是15万平方米广场。炎黄巨塑始动工于1987年,由郑州市民倡议、海内外华人共同发起,共投资1.8亿元人民币,由中外炎黄子孙捐款和政府投资共同千与千寻评价
30届奥运会修建。炎黄巨塑从开工到建成历经二十年之久,耗资巨大,建设过程当中鲜有人反对,塑像建成后又得到了中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赞誉,可谓善始善终。
但令人值得玩味的是,同样在河南省的新郑,同样是吃老祖宗遗产的“华夏第一祖龙”工程,却遭遇了滑铁卢,从开工起便厄运不断,遭到了人们的一致声讨,最近终于被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林业局叫停。为何同样是吃祖宗饭,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呢?我们不妨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一番简单的比较,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从工程的发起角度来说,塑像工程是由海内外华人共同发起、民间捐款和政府拨款共同修建,是众人拾柴、众志成城的结果,符民心,顺民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当地政府一种无形的压力:责任放在你肩上了,建不成、建不好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从而让当地政府小心翼翼地做实事、做好事。从建造工艺的角度来说,炎黄二帝巨塑所用的花岗岩全部从福建省晋江市现场切割后通过火车运抵施工现场,最大的花岗岩面积达3平方米,重2.5吨,共计4500吨。炎帝面部共用花岗岩481块,黄帝面部共用花岗岩489块,共计970块。由于面部造型复杂而采用干挂工艺,其余部分采用湿贴方法。仅二帝像面部花岗岩面积就达1300多平方米,塑像内部8000多平方米。在护坡工程中,
为加固山体,共耗用毛石12万吨,立灰土桩4176根,砼灌注桩47根。塑像建造时间历经二十年之久,不急不躁,力求做到最好,无论从选材到做工,都是精益求精;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塑像立于山体之上,基本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也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更多的破坏,没有塑像之前,这座山坡也就是一座无名荒坡,有了塑像之后荒坡多了一股灵气,基本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从中国人最在意的义利关系来说,塑像从建造开始基本都是默默做事,没有更多的新闻宣传和商业炒作——我想在当政者心里肯定也有一本盈亏帐,肯定也看到了塑像建成之后带来的的滚滚而来的利益,但他们更知道塑像寄托的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厚望,是马虎不得的,是要精益求精的,因而没有过多的张扬,基本做到了义在先、利在后、义利统一。
反观“祖龙工程”,基本上处处反其道而行之:从工程发起的角度来说,起初由一个江湖骗子发起,后来又是个别人及当地个别政府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而不是民意行为,得不到民间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也明知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这么一条“龙”,从环保评估上很难通得过,但又舍不得开发商许下的巨大利益,于是睁只眼闭只眼,无论从官方到民间都名不正言不顺;从建造工艺和审美角度来说,“祖龙”所在的始祖山,原本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山顶上建一条粗制滥造的“混凝土龙”,就好比在始祖山头上划了一道巨大的伤疤,古文化
要多丑陋有多丑陋,从审美常识上就通不过,更别论什么“天人合一”,更别说对始祖山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更让人反感的是“祖龙工程”散发出来的浓郁的铜臭气息。按照筹建者祖龙公司的对外宣言,建“巨龙”是为了弘扬“龙文化”。但是,工程项目资金全部由筹建者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解决。按照祖龙公司规划,建成的长达21公里的龙身上,要镶嵌560万片汉白玉或铜底镀金龙鳞甲,人们可在鳞甲上刻姓留名或镌刻祝福、寄意、纪念等文字;龙腹内要镶嵌南阳黄玉,分段设立慈孝廊、忠义廊、报国廊、英烈廊、爱情廊等,让人们在这里题名留念。此外还有让他们得意不已叹为点睛之笔的策划,那就是 “龙头企业上龙头”的创意,即把龙头企业业绩刻在汉白玉龙鳞甲上,并镶嵌在龙头的显著位置。根据这一策划,凡是在龙的各部位题名、留字或占有一席之地,均须交纳一定“供奉金”。 祖龙公司提供的资料称,“华夏第一祖龙”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除“祖龙”之外,还包括:200亩拜祭广场、山门、汉白玉牌坊、九龙玉柱、九龙广场等,“祖龙”附近还将修建饭店、宾馆、学校、医院、停车场及其它配套设施。明眼人一眼就看出, “华夏第一祖龙”除了浓得让人呛鼻的铜臭味外,哪里还有什么“龙文化”的气息?这不是对“龙”——炎黄子孙心中的神圣的公然羞辱吗?不但破坏了始祖山宝贵的自然生态环境(那可是最老的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哪!),又没有丝毫的美感,同时又
散发出浓浓的只有对“龙”的羞辱而没有任何尊敬意味的铜臭味,“义”全无,“利”无限膨胀,这正是人们对“华夏第一祖龙”工程咬牙切齿而大加挞伐的原因。吃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是不能吃,而是要会吃,要吃得堂堂正正、名正而言顺,吃相要优雅从容,不能一副让人呕吐的贪婪相。
——这样一比,那么炎黄二帝巨像为何成了全球瞩目的杰构,而“华夏第一祖龙”却落得了万人唾骂的下场,大致就清楚了。
既然如此,那河南省新郑市为何还要犯这么明显的错误呢?换句话说,既然明知要犯错误,明知跳下去是个坑,那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急功近利”、“利令智昏”,是让想象中滚滚而来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既然心中已没有了“义”只有“利”,那自然就看不到是非,看不清长远了。据网友评论,从新郑市处理“祖龙”事件埋有伏笔(新郑市政府责令祖龙公司自己专家进行环保评估)的手法来看,新郑市政府还存有希望,准备一旦环保评估一过,就让“祖龙”起死回生——看来还是“利”字一关难过啊!
由这两起从开始到结局截然相反的事,也给我们,特别是当政者一些宝贵的启示:古人曾云,每临大事要有静气。特别是为官执政者,更应该有一股静气。如何做到“静”呢?据在
下想来,还是要平常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多读一点有用的书,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自己的淡泊宁静之气,培养自己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着眼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和历史眼光,这样在面临决策的时候,就不会干出美丑不分、是非不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分的臭事、傻事来,就不会原想着流芳百世却弄成遗臭万年了。
英语成绩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