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刘姥姥进贾府贾宝玉巧遇秦钟的读书笔记高中
刘姥姥。身份不过是平民百姓,然而却是红楼中一个重要的角。而且形象丰满,有血有肉。读到,“青板姊妹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
既然无儿女,怎么会有狗儿这个女婿?我只怀疑是自己没搞明白,或者理解错误,总不至于是曹公的疏忽。
读到,“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这样看来,上一次的疑惑在这里明白了。原来贾家所在的京都就是长安。长安在古代即西安。是不是北京呢?北京也叫过长安的。但我想,西安的可能性大些。林黛玉从苏州由水路到京都,如果是北京,总感到太遥远。而西安正合适。
在对待刘姥姥的事情上,周瑞家和凤的言行,可称得上是经典。
周瑞家:“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
再来看凤。凤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有点官腔,但又显出人情味。
刘姥姥心神方定,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刘姥姥说得粗鄙,直接。
凤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话说得周全,漂亮。对一个“贫贱”的疏远的亲戚,能说上这一番话,也算是有心了。
刘姥姥与贾家本算不上什么亲戚,不过是同姓,因为碰上,连了宗才相认。按现代的话理解,有点干亲的意思。好歹也算是族人。但可见疏远。但就是这样的疏远亲戚,王熙凤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尽管在口气气派上装了些,但毕竟是帮助了二十两。二十两在王熙凤这边只是个零花钱。可于刘姥姥和她女婿一家,意义重大,可谓救济。
第二年秋,刘姥姥又返来贾府,送瓜果菜蔬表示感谢。最后,在贾家败落时救了巧。实在让人感动。作者劝人行善的意图,也很显然的了。
宫花是薛姨妈让前来回话的周瑞家送给众妹们去戴的。而题上说的“贾琏戏熙凤”,我却是没有读到。那就来说说宝玉会秦钟。秦钟是秦可卿的弟弟。宝玉友好秦钟,不免让人想起他与秦可卿的那回梦事。联及起来,作者可有什么指意?
红楼之我是贾赦的奶奶秦钟人长得漂亮,“较宝玉略瘦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作揖问好。”宝玉见了秦钟这人品,心中便有所失。
这里有惺惺相惜的意思。以在下揣度,交朋友,人人都是有选择的。可谓人以分,物以类
聚。选择比自己优秀的,这个优秀包括长得好,漂亮,干净,以及才气等,这样的人谁不愿意结交呢,何况是宝玉,更有他的择友要求。大体可以说,秦钟与他是同一路人。
彼此有好感,相约一起读书。可以想见,此时的宝玉是一位无忧无虑,思想还相当纯真的少年。也让我想起自己的少年。那时,每天总寻着相仿的伙伴玩耍,天黑了也不晓得回家。当然,自不敢比宝玉。但人性大抵是相同的。一天,已是晚了,派人送秦钟回去。不想派的是焦大。
焦大这个人物的戏并不多。记忆中好像就在这一回提到过,然而,印象却深。或者说,他那一通骂人的话,记得清楚。
“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我要往祠堂哭太爷去。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样的话,当你读到,你信也不信?反正我信。不由人不信。可见当时贾府的混乱。或者说有钱人家,尤其是大家族,总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故事。
从整个故事来看,焦大这一点也是在提醒,是一种预兆,暗示着贾府败亡根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