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3No.5
M ay 2012
第33卷第5期2012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谐”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它是从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吸收营养,承认多样性差异性,强调多样性基础上的辩证与协调、和谐与最优,超过了单纯求同或求异的思维。因此,“和谐”理念是周恩来思想和社会建设实践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周恩来“和谐”理念的理论来源(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熏陶
中华传统文化是周恩来“和谐”理念的文化之源。周恩来出生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少年时代就开始接触儒学,在嗣母和私塾老师的教育引导下,他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的一些篇章,而在这些篇章中“和合”思想无一不贯穿其中。
“和合”
百年恩来
一词的出处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则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还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管子、墨子对此也有论述。和合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进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
周恩来“和谐”理念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周恩来逐渐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完成了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转变。
周恩来1917年东渡日本求学,在此期间,正好是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消息传到日本之时,年轻的周恩来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春,周恩来从日本回国。回国后的周恩来先后读了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进一步探求革命真理,到正确的救国救民之路,他远涉重洋,来到欧洲。在旅欧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投身革命实践,勤奋工作。他不盲从于书本,坚持从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就使他的“和谐”理念具有了唯物辩证性。
二、周恩来“和谐”理念的主要内容
周恩来的“和谐”理念是周恩来在长期的学习和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唯物辩证的认识。他的“和谐”理念不仅仅是理论,更多的则是被用于指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在实践中展示其生命力。
(一)周恩来“和谐”的政治理念
周恩来“和谐”的政治理念首先表现在党的工作上就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团结。周恩来始终坚持认为党和革命建设事业能顺利发展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在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召开时,王明与罗章龙等人从各自的立场来反对“立三路线”和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央,使党面临着分裂的危机。当时周恩来的处境十分困难,但他依然坚持原则立场,维护党的团结。为了增强党内团结,周恩来主张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要扩大民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检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团结。”
发扬民主,就要实事求是地讲真话,要不然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空话。
周恩来“和谐”的政治理念还强调要团结广大的人民众,协调党内外关系。周恩来认为任何一项重大的决策在做出之前,都应该认真征求、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坚持民主协商,减少失误。他指出:“新民主主义议事的特点之一,就是会前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使大家都对要讨论决定的东西事先有个认识和了解,
然后再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决定,达成共同的协议。”要坚持走众路线,从众中来,到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革命与建设是
“为了谁”的这一根本立场问题,就是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听取众意见,倾听众呼声,真正发挥人民众在国家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周恩来“和谐”的经济理念
周恩来“和谐”的经济理念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之一是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综合平衡、循序渐进的工作方针。他在主持编制的“一五”、“二五”计划的过程中,总是征求、集中各方面的意见,从实际出发,把计划建立在稳妥可靠、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以确保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周恩来
论周恩来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周恩来的“和谐”理念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观念,是他协调各种工作的一
贯看法和行为方式。本文探讨了周恩来的“和谐”理念的理论来源,从党建、经济、外交和文化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周恩来的“和谐”理念,进而认为研究周恩来的“和谐”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恩来;和谐理念;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062-02
62--
认为农、轻、重的比例,“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摸索,才能使这三者的比例安排得比较恰当。一个时候恰当了,过一个时候还要修改”。
注重环境保护也是周恩来“和谐”的经济理念的一个体现。周恩来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他曾说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两句话要写得适当才行,否则靠山吃山,把树木砍光了,水灾就来了。”
他在1958年视察三门峡时,多次强调黄河沿岸的干部和众要搞好植树绿化和水土保护工作,并提出六条措施,其中三条措施就是退耕、种树、种草。周恩来还特别强调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周恩来在1971年4月接见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代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提出:“在经济建设中的废水、废气、废渣不解决,就会成公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公害很严重,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这个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三)周恩来“和谐”的外交理念
周恩来“和谐”的外交理念是在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解决革命和建设各种矛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带有中国哲学的特,但是其理论基础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
周恩来“和谐”的外交理念的核心是求同存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同各国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国间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他在1954年接待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时,双方谈到推进中英关系时说:“我们和英国是有同有不同的,我们的态度是求同而不求异。”“我们并不要求英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求同存异”的方针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时周恩来首次正式提出的,在各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的外交关系,他以真诚的“求同”精神,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接受了著名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周恩来“和谐”的文化理念
周恩来“和谐”的文化理念体现为批判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周恩来一生都在不懈地努力学习、运用和弘扬,但他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并非都是精华。他认为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要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辨其精华与糟泊。他要求人们“要有点辩证法,不要一听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就气炸了,那叫形而上学、片面性”。
对西方的先进文化,周恩来认为有必要吸收和借鉴。因为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国家是不吸收别国的东西、固步自封的”,中华民族一直都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西方文化在工业革命后的确一直处于前沿。周恩来认为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时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它不断抛弃陈旧的部分,吸收并创造出新的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周恩来认为面对西方先进文化,没有理由不去借鉴吸收,同时也不能采取“文化虚无主义”,丧失自我。所以他指出:“我们应该从世界各国吸取一切好的东西,但必须让这些东西像种子一样在中国土壤上扎下根,生长壮大,变为中国化的东西,才能有力量。”
三、周恩来“和谐”理念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
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因此,研究周恩来的“和谐”理念,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周恩来“和谐”的政治理念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密切党关系。当前,虽然从组织上分裂党的行为已经不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金钱的诱惑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而这些则会影响到党的领导地位和内部团结。然而,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必须加强党的团结,密切党关系。因为执政党的作风,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还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由此可见周恩来增强党的团结、密切党关系理念的现实意义。
第二,周恩来“和谐”的经济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由于资源的短缺、环境的严重恶化、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等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能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单腿走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双腿走路。周恩来在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关系的和谐理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周恩来“和谐”的外交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外交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联系日益紧密。当今的时代呈现出多样化和一体化的
特征,这种时代特征表明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和谐”外交理念对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处理各国间的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像周恩来当年所说的:为有利于导致纠纷的解决,有利于团结,为致力于共同事业的合作开辟道路,求同存异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要坚持周恩来“和谐”的外交理念,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并着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四,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周恩来“和谐”的文化理念对今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宣传,不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文化上的渗透。如果我们不正确处理西方的文化,就容易导致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以,面对外来文化,我们需区分良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
——
——
——
——
——
——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周恩来文化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下) [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张海鹏)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