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它的形象之所以光彩照人,
世人景仰,不仅在于他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丰富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
丰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宝库。今天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和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
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周总理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
1、积极进取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
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
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远赴欧洲考察,
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对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
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救中国的良方。从此,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
从爱国到倾向革命到信仰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的执着精神。
一旦信念确立,便坚信不疑,矢志不渝,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
以世界的前途为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其次,是永不满足,不断前进。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寻真理东奔西走,为寻求解放北上南下,南昌举旗,
西安周旋,重庆舌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
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的总理,他经常与邓颖超同志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
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他经常告诫自己“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
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从日内瓦到万隆,他遍访各国;
从西双版纳到天山,他深入各地;为了民富国强,他呕心沥血,反复探求,
躺在病床上还在筹划祖国的统一与四化大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刻苦好学精神。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
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
他认为“一物不知,学者心耻”。对于“圣贤书籍,各种学科”必须广泛阅读,
要“深究而悉讨”,而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因此,他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时,
常常感到学校规定的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便利用课余时间,
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
百年恩来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
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 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
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时,除在学校读书外,
还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他在伦敦给他的伯父信中说:“在伦敦念书,非仅入课堂听讲而已,
市中凡百现象固皆为所研究之课目也。”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
除了得益于他博览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
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
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
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
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