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保持语文课堂的井然有序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中学  徐 兵
在一次市教研活动中,我观摩了一节《地下森林断想》的课堂教学。文章是一篇散文,我初读时的第一感想是:文章内容过长,学生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做到真正理解、深入?于是对这位老师如何上好这节课更充满着期待。
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语言、神情、节奏都与散文相得益彰。先从题目入手,重点分析、讨论“断想”一词含义。由此,把整篇文章的方向确定“想”。接着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完成了对散文阅读的主体把握,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渐渐深入。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有话说,乐于思,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老师对关键词句的点拨,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品析(在文章相应处写出),学生的情感体悟不断得以加深。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对朗读进行有效指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朗读升华了情感体验。
活动创设,情景对话,不仅是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作品,更是美好情感的激发、价值观的催生。在井然有序中组织读与说的实践活动,阅读与表达的完美融合。语文课堂可以是丰富多彩,也可能会浮光掠影,可以是见素抱朴,也可能是索然无味。这一切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井然有序。井然有序的语文课堂值得我们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一、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之时勤动手,可以摘抄优美的词语,成语,语句、名人名言……并随时用笔在自认为优美可借鉴的地方加以圈点;并在课文空白之处对课文内容进行各种角度的批注,如语言精练,修辞方法、主题揭示到位等;而后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悟。不管是何种方式,定要保证让笔伴随于阅读的整个过程。
2.让学生在感悟文本时养成朗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充分重视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呢?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朗读弃之一隅,或者只是把诵读作为讲解前的过渡。学生在自由朗读的时候,老师转身只顾书写板书或者准备下个教学环节的所需资料,无暇顾及学生的朗读状况,不去转堂检视。这样的课堂自由朗读,不加任何评价,朗读只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多用些时间来指导学生朗读,还要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朗读状态。养成如此的朗读习惯,才能真正有效发挥出朗读的积极作用。
3.在课堂交流对话时养成先思后答的习惯
雷夫说过:“要强迫学生先思考再说话。我们都见过很喜欢抢第一、引人注目、胡乱喊出答案的学生。学生一旦学会三思而后行的技巧,在学校和人生中的每个领域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只有经过思考的回答才能展现出其缜密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呈现才能真正体现课堂交流、对话的意义。
二、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以生为主”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了。很多语文老师已慢慢从满堂灌、一言堂中走出来,课堂里学生的参与(朗读、思考、讨论、交流等)确实多了起来,但有时候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为参与而参与”的身影。学生们犹如电影中的人物,他们的表现不是自己的率性而为,而只是导演(教师)的精彩策划,一切都那么的“合理”“完美”,环环相扣、收放自如,课堂“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成功解决。
然而,没有问题的课堂似乎已违背了自然之道,这样的课堂只会曲终人散,人走茶凉,如一部分商业巨片般除了场面宏大外,似乎什么也没有给我们留下。这与“生态课堂”是背道而驰的。“生态课堂”应是一部记录片,是真实的、有个性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真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就应该从信任开始,相信学生不会把课堂“搞”得一团糟。让那些喋喋不休的苦口婆心、卖弄式的高谈阔论离开我们的语文课堂,撤掉老师心中的讲台,走进学生与之平等对话,甚至可以被学生“牵着走”。去除了学生的依赖与桎梏,他们的个性才能真正得以展露,就会在课堂上生成老师无法预设的精彩。
三、落实文本,与文本对话
与文本的对话其实是个奇妙的个性流露过程。横向而言: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因其个性差异会有不同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新课程提出的要求,说明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有个性的而非千篇一律。纵向而言:温故知新,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同一个学生对同一文本因其阅历经历变化、情绪变化等因素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但不论横向或纵向,个性的解读都不应该离开文本。只有紧扣文本的阅读与思考才是务实的、有意义的。脱离文本的讨论意义于语文课堂不大。记得黄厚江老师在《语文教学的本追求》这一讲座中提到两个现象:其一,有学生在《鹬蚌相争》的教学中提出“蚌合着壳、鹬被夹着喙,它们怎么对话的?”这一问题;其二,有位教师在教《木兰诗》时让学生观看美国大片《花木兰》。黄老师对此的判定是:它们都脱离了文本,算不得语文。
我们能说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因为我们的信口开河。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在与文本对话中衍生出来的个性感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与教学文本的对话,不能浮于表面,只是在情节上过于沉溺,浅尝辄止。如是,文本的语文味就不复存在了,这样的对话与历史演说、甚至是“八卦”又有何异?我们要深入作家作品,品读其象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在语文课堂中品出语文的味道。
总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淀、完善、升华,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持久、复杂的过程中,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自乱方阵,要在语文教学规律的指引下时刻保持语文课堂的井然有序。
题链”来承载和支撑教学。的学习,贯穿课堂的集合。它对数学教学目标和学情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形成的教学主线或主线之下的一系列分支问题都体现出了良好的探究性、整合性和梯度性。我们不仅要构建问题链的框架,还应对其不断地完善和修正,确保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问题的逻辑结构和解决过程以及学科体系的逻辑体系相匹配,达到内容上前后联系,教学目标不断实现和深入等。
(上接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