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早春图》探究
作者:原怡萱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8年第06
        要:郭熙的《早春图》创作于北宋中后期,画家表现手法在当时具有时代性意义,并对中国绘画史有深远形象。试图从图像分析角度解读《早春图》,深入剖析画家的作画风格及特点。
        关键词:郭熙;《早春图》;山水
        一、郭熙生平与《早春图》创作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世称郭河阳。[1]郭熙确切的生卒年份没有记录,大致出生于1005年,卒于1094年。他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的创作阶段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熙宁元年之前,这时候郭熙尚未进入画院,相关资料很少,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焉”[2]。第二时期是熙宁元年到元丰末年,这时期的郭熙在作为御画院的艺学,后来又升为待诏直长,这期间
是郭熙创作的高峰,《早春图》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三,神宗死后,画院里很少有郭熙活动的记载。
        郭熙有卓越的艺术修养。从他的绘画风格上看,郭熙早期的绘画在风格上工整纤细,绘画内容则多为山水寒林,后来郭熙师法李成,他的整体风格与李成相似,《写山水决》中: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彩,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3]然而郭熙的绘画并不是全然模仿李成,他的绘画在李成的风格上又有发展,相较之下,画幅上郭熙更擅长大幅山水,笔法上也更为松健有力,用墨上也更大胆,收放自如,受到了米氏山水的影响。郭熙在构图上改变了过去北方山水的格局,擅画巨障高壁,皴法多用卷云皴,所画的石头有鬼面石之称。郭熙的绘画深得宋神宗喜爱,在当时的社会备受推崇,同时期的苏轼、王安石等人也对其有很高评价,可谓独步一时。除了擅长绘画,郭熙在理论上对山水画艺术也有独到见解。《林泉高致》一书,就是郭思(郭熙的儿子)整理编撰的,在中国画论史上有极高地位。郭熙一生传世作品众多,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秋山雪霁图》等诸多作品,其中《早春图》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早春图》作画于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轴左边可以看到早春壬子年郭熙画的边款,由此可断定作画时间。这一年,郭熙年近七十,绘画创作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早春图》的画面描绘了深冬刚过,天气尚未回暖的初春景象,画面中的树木刚长出新芽,山谷中雾气环绕,春天已经悄然而至,大地即将复苏。画家巧妙地利用画面细节表现了时节变换,传达出了欣欣向荣之相。
        二、《早春图》的艺术特
        (一)自然观念的体现
        北宋郭若虚提出:或问近代至艺,与古人何如?答曰:近代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4]虽然由于年代所限,郭若虚对宋代画家涉及范围不全,但大体上反映了宋代绘画的实际发展。经过唐到五代的发展,北宋在山水画成就上达到高峰,绘画从唐代热衷反映生活的人物、动物类题材转向反映自然的山水画。而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整体风貌上看,在五代传统上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把握与表现,水墨山水画有长足的进步。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然则林泉之致,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令得对妙手郁然出之,不下至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晃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5]可见,郭熙的山水画主张再现自然,替代真实的山水,使士大夫可以不下至筵,坐穷泉壑,借此来表达自己对闲适自由生活的美好追求。郭熙追求的山水画是可望、可游、可行、可居的。郭熙提出: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数十重如木之大,则山不大;木不数十重如人之大,则木不大;木之所以比夫人者,先自其叶;而人之所以比夫木者,先自其叶。”[6]这种绘画布局相比较山水画早期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有了很大的进步,画面中不同物体的大小进行类比,使画面中的山水景更为真实自然。从《早春图》的取景上看,郭熙的全景式构图较北宋初期有了发展,《早春图》突出了近景,将近景占画面比重增加,画面远景、中景、近景皆有留白,画面中的山和云气的留白构成的形状,使画面远景与近景相互呼应,山川中烟与山的巧妙布置,虚实交错。这种构图方式将全景山水塑造得更为真实精妙。
        郭熙的自然观不仅在整理取景中,更体现在具体画面内容中。《林泉高致》中,山之人物以标道路;山之楼观以标胜概,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深浅”[7]。《早春图》在人物安排上也十分独到,画面中两个人物分布在画面前端树石两侧,一个人物
在画面溪岸处,画面中的人物皆带有动势,这种布置使人物充满生活气息,将人物与山水完美融合。画面上除了山石头人物,山中山腰处,画家巧妙地运用了小山头的开阔地带,画出了楼阁,树木与楼阁相互交错,使画面富有生机,体现出画家深厚的绘画基础,同时对于建筑的结构与气息把握非常到位。
        《早春图》对于节气的表现,也十分到位。画面用单纯的墨,细致刻画了树木、山川、山间雾气和早春的日光。画面上的树枝依然保持着冬天枯寒,然而山间的雪水消融,汇成山泉流下。山峦间的雾气,透出了初春的寒冷,阳光洒下,万物开始复苏。郭熙擅长把握表现自然界中季节、气候的微妙变化,构思立意不凡。画家通过画面中季节的表现和刻画,使画面中的山林之境更为真实,生动表现出早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的幽美。早春图无处不体现了: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使北宋山水画得到很大的突破。
        (二)空间观念的体现
        《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清明;深远之重晦;平远之,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
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瞭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8]“三远法类似于今天的透视,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真实感。《早春图》中三远都有着很好的体现。画面最上方的高山,左侧与前方的山头相连接,右侧则隐入云端,给人以雄伟屹立之感,烟雾的渲染使画面更为高远。恰如郭熙所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这也说明中国画的留白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早春图》中的留白,不仅仅衬托出了初春的冷、突出了山之高,更是表现出了山和云的虚实变化,表现出了画面的高远,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国画善用留白,不仅烘托出画面的主题,更使画面具有空间感。《早春图》在画面的中景部分,山脉绵延起伏,楼阁与树木交相呼应,画家着重表现山涧流水的弯弯曲曲,楼阁和树木的前后关系,以及画面左侧的小路绵延伸向山后,使画面富有景深,谓之深远。国画中深远表现使画面不在是平面的表达,让观者渴望探究山内的世界。与深远的表现不同,平远不及深远细碎,给人以缥缈的意境。《早春图》中,画家将近景格外突出,使画面的视觉集中在近处的两颗平行生长的树上,刻画精细,中景和远景则表现得较虚,给整幅作品营造出的内涵,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文人所钟爱的。
        (三)笔墨分析
        郭熙的《早春图》在笔墨上吸取了李成的笔墨特点并有所发展。相较之下,李成的笔墨更为秀润,据说李成用墨惜墨如金,善用淡墨。而郭熙的笔墨则更为丰富,不仅善于淡墨的层层渲染,还大胆使用浓墨、焦墨加强山石结构。这一点看,郭熙虽师法李成,却不局限于模仿李成,反而有集众家之所长的特点。在《早春图》中,画中墨的虚实、浓淡富有变化,墨酣畅淋漓,使画面有骨有肉,烘托出初春景象。《早春图》中,郭熙对山石、树木的刻画也很有特。近处的大石用皴笔,墨重,水份较多,在后面的水中山石则多为擦染,笔中水份较少,画面呈现近处明洁而后面松秀,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产生了各自的妙意。郭熙在画树时的用笔瘦硬挺拔,其树枝是典型的鹿角枝蟹爪枝,非是笔法墨趣相背,却都是传神之笔。郭熙的笔墨既能淡润也能浑厚,有李成的淡墨如烟,也有范宽的雄壮浑厚,用笔刚劲灵秀,用墨淡润浑厚,融合了南方山水的灵秀之气与北方山水的雄壮之势。郭熙对于笔墨的运用,并不局限于对某一家山水风格的学习,并最终自成一家,他的山水中柔中带刚,打破了北宋南北山水各自的不足,在山水画的表现上可谓集大成者。
        三、结语
        北宋画家郭熙绘画早期师承李成,后在前人作画技法的基础上观察深思,形成了一套独
特的作画风格特点。《早春图》创作于郭熙绘画风格成熟之后,画面在构图上巧妙利用了三远法,并善用留白,山头云雾环绕,使画面极富意境。画家笔法精微,用墨淋漓,在画山石树木时,善用云头皴蟹爪枝等技法,在画面的布景中,以精妙的表现手法,真实表现出了初春时节,大地尚未回暖,树枝刚刚开始露芽的景象。达到了画家希望的可望、可游、可行、可居的山水的自然观念。郭熙的山水集众家之所长,与宋初李成并称李郭 对后世影响深远。
        注释:
        [1]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郭思.林泉高致集·[M].四库馆,1868.
        [3][]黄公望.写山水诀·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5][6][7][8][]郭熙,郭思.林泉高致集·山水训[M].四库馆,1868.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郭熙,郭思.林泉高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活春图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4]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