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之星事迹材料
【篇一:助人为乐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助人为乐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北郭乡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五班马志祥
马志祥,15岁。北郭一中九年级四班体育委员、九四班男生宿舍舍长、学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是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爱科学,勇于创新,乐于助人的好少年。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进取,力求全面发展。多年来,各方面表现一直很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马志祥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马志祥同学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
在学校,他对待同学,总爱伸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学习上,九(3)班里有一个与他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他知道后总是
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班级里有几名后进生,他们总是学习上不去,作为学习委员他总是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于是主动请求老师让自己用课余时间为这几位后进生补习功课。这几名后进生在他的帮助下,成绩全都赶了上来。
生活中,他一样不忘时时刻刻助人为乐。马志祥同学在学校是寄宿生,学校共七百多名寄宿生,其中七八年级学生也占了不少。寄宿生同学远离父母,远离家来学校寄宿,时不时就会碰到困难,只要他们一碰到困难,马志祥同学就会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低年级的同学打饭,取饭有困难了,马志祥同学二话不说
就帮忙取饭、拿饭。碰上大热天,饭很热,一连帮忙十几个小同学拿好饭要来回跑几趟,既费时又把自己热成了一个汗人。可是马志祥同学从不喊苦不喊累,不怕自己迟吃饭,几年如一日,从没间断过帮忙同学拿饭。还有不少同学,在生活中经常会丢失了钱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马志祥同学知道了,也会无私的拿出了自己的钱财物品来帮助别的同学。要是碰上有同学生病了,马志祥同学并立马前去嘘寒问暖,为生病的同学打开水,陪他们去卫生院看病,并亲自为他们倒好开水吃药。如果生病同学请假回家了,他还会等他们回来后,主动为
他们补功课。夜里,一些低年级的同学经常会打闹,马志祥同学并会用好话劝慰他们,细心照顾他们。半夜陪他们上厕所,给他们盖被子。马志祥同学在宿舍里的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慢慢在全体寄宿生中传开了,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外号,亲切的称赞他为“马雷锋”。
什么名字时,他说他叫团员,这是他该做的!主人拿了一百元人民币奖励他,他也拒绝了,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主人追上来要送他回学校,他也不肯!主人无奈,只好在事后向学校反映了此事,学校几经调查,才知道这件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事情又是“马雷锋”所为。
如今“马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早已传遍整个学校。“马雷锋”也为此获得了许多人的赞赏与诸多的殊荣。乡里的“三好学生”名单中有他,学校的优干名单也有他;学校的十佳少年中有他,学校的美德之星也有他;学校雷锋之星有他。
“马雷锋”!你真是好样的!愿你那颗善良的心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的火光,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为自己添光彩!
乐于助人的人【篇二:助人为乐之星事迹材料】
中国有句俗话: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生活中,不少人都在如此践行,但xx市天门山街道红星社区居民李柏松偏不信邪。他就好助人为乐,就是爱管他人瓦上霜,而且一管就是一辈子。
李师傅年近70岁,退休前是火车轮渡所的船长。在长期水上工作中,李师傅还挽救过几条人命。1968年夏天,他在江北宿舍边的水塘里救起一名溺水女孩;1979年夏天,李师傅作为民兵班班长,正在江堤上搞训练,恰逢一男子溺水。眼看就要沉下去了,我赶紧把往大堤上一扔,边跑边脱解放鞋,跳进江水里。他左手提起该男子头发,右手向岸边划去,江水很急,很难控制划行线路,差一点就被卷入轮船底。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上岸后,男子全身发紫,懂得急救的李师傅三下五除二,就将其肚里的水压出来。因救人心切,李师傅花120元买的手表没来得及解下来,被水浸泡坏了,那时120元可是天文数字啊。虽然很心疼,但生命无价,救了一个人等于挽救了一个家庭。李师傅无悔地说。
不在船上的时候,李师傅也爱管各家闲事,经常为轮渡地区的老同志义务服务。谁家有红白喜事,哪里有需要修门窗、换玻璃等,他都随叫随到,很多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2007年8月,社区老同志方作润在去菜场时晕倒在路边,李师傅恰巧经过将其扶起,并通知其子女,
将他及时送到医院;2007年10月,一位老人到桥头浴室洗澡,不慎摔倒在路上,手脚均摔出了血,现场好多人围观,却没人出手帮助。李师傅没有多考虑,立即上前将老人扶起,并送他回家。2008年2月雪灾中,他记挂着92岁的独居烈属孙素珍,坚持每天都去老人家,帮她买菜、清扫门前积雪。
退休后,李师傅放弃了私营船主的高薪聘请,从2006年开始,主动参加社区工作,并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 他对孩子倾注的深厚感情,很难用言语说得清。2008年,社区有个孤儿张明军(化名)的父亲去世,母亲也不知去向,跟随奶奶生活,因拆迁被安置在过渡房后,辍学在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李师傅得知后,冒着酷暑,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学校、区教育局、建投公司、拆迁办、房产局、派出所等单位,为张明军收集有关户籍、学籍、房产证等有效证明材料,晚上回家腿像灌了铅,骑自行车太久屁股疼得坐不下来。终于,经多方协调,张明军被安排到市29中学读书,李师傅还自愿担当起他的监护人。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如解决弃婴的户口问题等。
在担任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三年,李师傅还坚持每周六上午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为辖区内特困家庭子女举办一对一爱心家教活动。其实,李师傅的家庭也很困难,有段时间他的
老伴患脑梗,96岁的岳父生病卧床不起,但他都坚持把社区工作干下去。这几年,李师傅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镜湖区授予助人为乐之星,他的家庭还被xx市妇联授予家庭标兵户。
【篇三:助人为乐道德之星模范材料】
帮困扶贫乐善好施点点爱心处处暖
——记西庞村 吴苗娥
提起吴苗娥,在东西庞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拇指一举——好人!
一、 多年乡邻变亲人
吴苗娥为人忠厚,乐施好善,在西庞村东头是出了名的。不管谁家有事,只要她知道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谁家建房人多做饭,她亲自掌厨,谁家走亲戚行礼,她主动帮忙蒸馍、炸油条;收获季节,自家玉米棒剥完,就去劳力少的家庭帮忙,有时帮忙到天亮。特别是无妻子的光棍汉,如谷小法、韩宏、韩复金,衣服破了,都拿到她那儿,让她缝补,她还给洗干净
再给人家送去。东家添小孩了,西家闺女吃满月面,需做小衣服,都她给裁剪,就连邻里需要给亡人做纸扎,她都免费制作,从不收分文。
吴苗娥家还是一个老年俱乐部,每天在她家休闲、娱乐的人不下十来个,有时临街大屋座无虚席,冬天免费生煤炉取暖,夏天免费开风扇乘凉,常年供应开水,从不怕麻烦。村内修路或有其他工程,她都免费供应工人开水。吴苗娥还是一位义务调解员,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家庭矛盾,都要她倾诉说理,她都毫不推诿,上门调解。错的当面批评教育,对的大力支持表扬;就连个别麻嚷疙瘩头,理不起的人都非常信服她,有事就她商量帮忙。大家都拿她当自家亲人,她也受到了乡亲的尊敬,她家一有事街坊邻居都主动来帮忙,回报于
她。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吴苗娥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好闺女。婆母在世时,对婆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做一顿饭都要征得婆母的意见,吃甜吃咸,从没和婆母吵过一句嘴,没生过一回气。家庭内部也有看法不统一的时候,她都能察言观,主动帮助婆母解开疙瘩,在婆母和丈夫面前,从没吃过头碗
饭,顿顿都将饭菜端到婆母跟前,吃饭时候有一个人没有回来,她都要等,一直等到家里成员到齐,她才吃饭,有时饭菜放凉,却从无怨言。记得有一次,婆婆看见的别的老太婆买了件新衣服,婆婆也很想要,又怕花家里的钱,吴苗娥从婆婆说的话中察觉到,第二天就到李村会上给婆婆也买了一件交给婆婆,当时婆婆高兴的合不拢嘴,见人就夸她好媳妇。她们虽说是婆媳关系,胜似亲母女。
吴苗娥对婆母好,对自己的母亲更是照顾有加。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腿脚不方便,她就接到自己的家中,一接就是几年。擦屎刮尿,端吃端喝,晚上和老人住在一起,帮助老人翻身,她从不麻烦其他妹,她对母亲的精心照顾名扬庞村。
吴苗娥不但对自己的的婆母和母亲照顾的好,对乡邻的老年人也一样。特别是腰果珍生前,腿脚骨折,行动不便,她像亲闺女一样天天上门帮忙,问寒问暖,买菜买馍,帮助干一些家务活。她对邻里家的老人,从不嫌脏,该掺的掺,该扶的扶,冬天让老人晒晒太阳,夏天让老人到凉处休息乘凉,该洗脸的洗脸,该梳头的给老人梳头,深受邻里好评。
三、真情暖心扉,和睦一家亲
吴苗娥不但孝敬婆母,尊敬老人,在家还是一位好母亲、好奶奶。自从儿媳王利平结婚过门后,她视儿媳为亲闺女,从没大架子,错了就批评,不会的东西她手把手教,对好的她大力表扬,特别是媳妇有工作,整天不在家,吴苗娥就当起家庭保姆,除正常的做饭,扫地外,媳妇的屋里她也经常打扫整理。媳妇脱下的脏衣服,她主动清洗,被褥定期拆洗,她这样对待媳妇,就连媳妇都很不好意思,说什么不叫婆母干,出去就把屋门锁上,这样也阻挡不住她给媳妇洗衣干活,她把媳妇的屋门钥匙拿了一把,方便了给媳妇洗衣。吴苗娥经常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说:为了这个家庭咱每个人都得付出,凡是能干的活不要分你我,你们在外面出力挣钱,我在家应该为你们服务,为此媳妇感动的为婆母洗脚、搓背,从外面回来一进门,不叫妈不说话,见面还要来一个拥抱,她们相处,比亲闺女还亲。对孙子、孙女,从不娇生惯养,该批评时毫不客气,吃穿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经常给孩子们讲礼仪道德,教育孩子们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有作为的人。
吴苗娥就是这样一个人,帮困扶贫、乐善好施,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传统美德的含义。
( 采集人:杨娟霞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