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9.古诗三首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难点
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
贺新年
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
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
2.这首诗描写的是新年时的热闹景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新年的古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读。
3.板书课题:9.元日
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古诗导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
(1)tú    sū       
    屠    苏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旧、符,通过动态演示及组词造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了解。
5.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首诗描写的是新年元年的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2.解读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写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
1.首先我们先来解读古诗题目。
元日:农历的正月初一,古时又称元旦、新年,今叫春节,而把公历的新年称为元旦。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
(1)了解古诗中出现的事物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3)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燃放爆竹、喝屠苏酒。
(4)“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从除夕写起,紧扣题目,把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描写了出来。
(5)“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了一个什么画面?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欢快、热闹场面。
“千门万户”在这里是泛指家家户户。
“千门万户曈曈日”这句诗中写的是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句诗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4.这首诗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有什么作用?
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5.全文释义:
爆竹声中一岁除,—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春风送暖入屠苏。—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阅读
好诗佳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拓展阅读
过年   
①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愿。
②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瑞雪兆丰年”是大家想得出来最好听的一个词语。还有什么比来年的丰收与富足更让人满怀希冀的呢? 
③忙着赶制年糕的人家冒出腾腾的热气,刚出锅的年糕带着秫米的香味,沾满了新年的气氛。馒头上、花卷上点上红红的圆点,炸鱼与熏肉的香味感染着空中的雪花,雪花也似乎成了一份美味。大家都在自己的家里猫着,积蓄着身体里的能量和情绪,为尽情的娱乐消遣做好准备!孩子们最大程度的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雪创造着一切! 
④屋檐上滚落下的雪花,消失在金黄的光中。四处里灯火通明,整个城市像一块发光的琥珀,照亮了野外被风吹起的雪,照亮了踏雪归来的人脚下的路……在一片银白里温柔了那串长长的脚印。 
⑤是谁拥有这张至高无上的通行令,占据了所有的地面和天空——快乐的人们,在漆黑的角落里燃起火龙一样的爆竹;宁静的夜空里,间或有彩缤纷的烟花绽放,点燃了夜空的激情。烟花散处,如流星闪烁,照亮了树上每一根细小的枝桠,保留下了脸上每一丝幸福的笑容,人们已经放开了脚步,向新年进发。 
⑥清晨,路中央不知被谁堆出了一个样子可爱的雪人,胖胖的脸庞,红红的鼻子,黑如点漆的眼仁,他是谁梦里的人呢? 
⑦狂欢了一夜的人们还在沉睡中。院子里贴满猩红的剪纸,树干上、窗棂上、院门上…… 
⑧路上穿梭着赶早拜年的人,并相互传递着心里的祝福和感恩。 
⑨清晨的阳光把树枝的影子照在斑驳的墙上,对联映红了门口的积雪,倒贴的福字里更有说不完的年的味道。太阳出来了,像一张红红的铜锣,敲响新年的开始……
1.阅读第②段,为什么“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过年的气氛,年的味道无处不在,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年的味道,请摘录下来。(不少于四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语言十分优美,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例句除外),按下面例子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例:  句子: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  理由:我喜欢这一句将飘落的雪花比作衣裳,用“积蓄着体贴的温度”将雪花写得  含情脉脉,充满温暖感。 
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瑞雪兆丰年,来年的丰收与富足更让人满怀希冀充满喜悦。 
2.示例:  ①刚出锅的年糕  ②馒头上、花卷上点上红红的圆点,炸鱼与熏肉的香味  ③在漆黑的角落里燃起火龙一样的爆竹  ④宁静的夜空里,间或有彩缤纷的烟花绽放  ⑤院子里贴满猩红的剪纸  ⑥路上穿梭着赶早拜年的人  ⑦倒贴的福字里  ⑧墙上的对联。(任意四点即可)
3.略
五、课堂练习
(一)下列红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
  A.爆竹(bào)      春风(chūn) 
  B.屠苏(zū)        曈曈日(tóng)
  C.新桃(táo)        旧符(fú)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齐读
认读生字词
通过断句练习,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熟读。
交流讨论。
解读作者。
了解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了解古诗题目的含义,帮助学生对古诗的了解。
品读诗句。
了解诗句中词的意思。
了解古诗中出现的事物。
了解诗句含义。
品读诗句
了解诗词含义
了解诗中出现的事物。
理解诗句含义。
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体会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含义。
整体阅读古诗,出整首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了解全诗含义。
体会诗人情感。
拓展学生知识面。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拓展思维。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并默写。
三年级语文教案2、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课堂小结
《元日》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9.古诗三首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从除夕写起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转入元日正题
总把新桃换旧符。
通过节日的热闹快乐和万象更新,抒发革新政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