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5篇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学前预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文。(用时:5分钟)
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什么做的?
2.小结,揭题。
这一张张纸是谁创造的?是怎样创造的?今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板书课题。
1.学生沟通答复:课本、作业本是用纸做的。
2.小组争论沟通对纸的了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留意“携、累”的读音。
2.把握多音字“累”和“鲜”。
3.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读拼音写词语。
wěidà jìlù
( ) ( )
bǎocún ōuzhōu
( ) ( )
jīnɡyàn shèhuì
三年级语文教案( ) ( )
三、自主探究2、3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化。
2.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
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展比拟。
板书:竹片、木头→笨重
帛→价钱太贵
麻→粗糙 1.依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化过程。
纸创造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2.小组争论沟通这些书、纸的缺点。 2.按课文挨次列举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化。
龟甲和兽骨→( )→( )→( )
四、总结稳固。(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进展演化过程,引导学生复述。
2.布置课堂作业。 1.通过课件直观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困难和纸的进展过程,并复述这一演化过程。
2.书写生字、词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2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实行”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终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由于《燕子》是精读课文,因此教学中,要到处表达出精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品尝,在精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得意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育喜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细致地观看和一些表达方法,积存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学字词
1.用布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子》,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文,勾勾画画,自学生字词。
4.沟通汇报学习字词的状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把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为理解课文内容打根底。)
(二)设境激趣,读通课文
设立竞赛的机制,鼓舞学生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的根底上,激发学生读通读
熟课文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文,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预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由读通课文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学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索。
2.学生读完,小组沟通汇报学习所得,相互启发,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预备,学习也是一样。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依据教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索,到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力量。)
(四)教师小结学习状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其次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文
1.过渡语引入。
2.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汇报前教师提示学生要按肯定的挨次汇报。
3.在学生汇报的同时,研读课文重点语句。
⑴研读第一自然段。
A.用课件展现小燕子。
B.用缩句、扩句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小燕子的方法。
C.通过设疑促思,来感悟突出小燕子特点的写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