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摘要:我国货代行业已经存在近30年时间,行业内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货代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利润日益微薄,货代企业急需寻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剖析货代企业转型的原因和优势,提出了货代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国际货代 第三方物流 转型
一、引言
自我国加入wto及2005年进出口经营权全面放开以来,一方面,外资货代纷纷进入中国,他们凭借着各方面优势在中国货代市场占据了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的国际货代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截至2010年9月,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货代企业已达3万多家(含合资、外资在华办事处),且平均每天还有100家新货代企业诞生。另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年底开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2009年5月份,中国前十大港口的20英尺集装箱的理箱量达821万个,同比下降7%,2009年前5个月,该10大港口理箱量
同比减少11.1%。2010年虽有较大幅度回升,但因外资货代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导致中国货代企业的业务量减少、资金紧张、风险增大、利润下降,严重威胁着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我国国际货代业特点
(一)成立时间短,基础条件差
我国货代行业起步晚、历史短,大多数货代企业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与国外大型优秀货代企业相比我国货代企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服务网络资源有限(几乎没有一家货代企业拥有全球范围内的服务网络)、服务项目少,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专业人员缺乏等。总体来说,我国的货代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缺乏服务网络,服务水平低
从货源结构看,国内中小型货代企业主要以承揽出口预付货为主,营销手段主要是靠比拼运价的高低和社会关系的强弱。而对于已超过我国对外贸易比重80%的fob指定货,却主要由具有全球网络优势的跨国货代公司所控制。而中国的中小型货代公司由于缺乏海外代理网络
及服务水平较低等因素,往往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
(三)服务内容简单,可替代性强
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目前我国小型货代企业的业务范围大多数限于订舱、报关、报检等简单的中介服务,而在仓储服务、目的地清关、门到门运输等增值服务较强的领域无力企及。由于缺乏特,我国小型货代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弱,且都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易被替代。
(四)市场秩序混乱,管理亟需完善
目前,我国货代市场存在低价竞争、支付回扣等不正当手段争取客户和业务的现象,部分货代公司面向一些不熟悉货代业务的小客户乱收费的现象也同时存在,这些行为都扰乱了货代市场,影响了合法货代企业的生存空间。另外,管理部门对货代行业的管理可以简单描述为“行政主管条块化,市场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规化”。在我国,商务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邮政总局等各政府部门都有权对货代行业进行行政管理,而各个部门又都有各自主管的市场和业务,而且各部门通过行政立法的方式来保护本部门在货代行业里的利益,导致货代行业更加混乱。
三、我国国际货代企业转型的可行性
(一)业务优势
货代企业的运作模式为“发货人—货运代理—承运人—收货人”,而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基本为“生产者—物流代理—消费者”,在运作模式上两者具有相似之处,更易于转型。国际货代企业可以充分依托之前的业务优势和客户资源,更加快速地向物流业转型。所以在业务能力上,货代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型是相当具有优势的。
(二)人才优势
货代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大多具备外语、国际贸易、国际运输、wto等专业知识,且通过与上下游的沟通也可以了解到与物流相关的知识。此外,货代行业与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工作程序基本相似,都是为发货方和收货方提供服务。可以说,货代人员所必须的基本工作能力也是物流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人才储备上,货代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型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三)资源优势
货代企业长期经营货运代理业务,一般都拥有运力、仓储、代理网络、进出口货运代理操作系统;具备地面服务的基本设施,如装卸设备、仓库、堆场、货运站、运输车辆等;此外还积累了丰富的配送线路、航线配载,且与港口、海关、商检等部门关系密切等一系列优势,所以从资源拥有及资源配套方面看,货代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型具备非常突出的优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