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什么意思
  七夕节是什么意思?
  七夕释义: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XX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和情人节有什么不同
  1、受众不同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只在国内庆祝,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
  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节日,本来只在欧美各国庆祝,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情侣们共同庆祝的日子。
  2、时间不同
  七夕节按阴历计算,在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  情人节按公历计算,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
  3、****不同
  七夕节
  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故事:织女讨厌天宫枯燥的生活,私下凡间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此事惹怒了天帝,他捉回织女,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见面。
  二人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在那一天,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而见面的七月七日,也就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夕节的有名诗句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天阶夜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8、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9、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0、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2、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七夕节的古老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
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逄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