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最普遍的方式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穿过,就叫做巧。这习俗唐宋最盛况。
名称来源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情人节“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乞巧别称汇总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牛郎织女(刻纸)一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相关拓展阅读:七夕乞巧女儿节的含义是什么?
七夕节属于女性,尤其属于年轻女性特别是未婚少女。按照传统,这一天,稍有财力的人家都会在庭院中搭建一座彩楼或者彩棚,把亲朋好友邻居的少妇女孩们邀请来,聚在一起,举办”乞巧会“或称”巧节会“,当夜就安排她们留宿,第二天还要赠送些小礼物、食品,护送女客一一回家。所以,七夕也称为”女儿节“、”女孩儿节“(《析津志》)。相应的,节日这一天的活动内容亦特独具,以”乞巧“为主题,大张旗鼓地强调与鼓励女红技艺的精良。
据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可知,早在南北朝时代,七夕节的风俗就已形成:搭建彩楼;女
性们在彩楼里摆设瓜果,焚香祭祀牛女双星,向织女”乞巧“;组织月下穿七孔针的比赛;一旦有蜘蛛在作为祭品的瓜果上结网,则认为是”得巧“的瑞兆。此后的年代大致沿袭了这些古老的仪式,只是在细节上时有改易。
织女台的由来
节日来临前夕,首先要搭建”乞巧楼“,也叫”织女台“。富贵人家会在自家庭院中用竹竿、木杆、草席、丝绸等搭建一座二层的”乞巧楼“。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宫中的乞巧楼全部用彩锦围覆,高达百尺,楼上可以同时容纳几十位宫女。另一种广泛流行的做法乃是将楼阁或者露台用灯笼、彩带、鲜花等加以装饰,使之在节日当夜化身成乞巧楼。一般人家没有如此铺张的财力,便在庭院内搭设一座大棚,张灯结彩,摆设香案,供设织女、牛郎的小神像或者挂画,再摆上各种祭品,作为女子们举办”巧节会“的场所。
主人家要设下丰盛的宴席,热情款待请来的一众娇客。然后大家移师到乞巧楼中祭拜牛女双星,祈求织女分赠一点巧慧给自己。接下来,便要开展节日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我们现代人会觉得不可能完成的高难度游戏——月下穿针。据《西京杂记》所言,早在汉代,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宫中的妃嫔宫女们便会齐聚”开襟楼“上”穿七孔针“。此后,纵贯南北朝,一直到
唐代,女性都要比拼在月光下把五彩线穿入七孔针、九孔针、双孔针的本事。
七孔针、九孔针、双孔针都是专为七夕特制的针具,往往以金银为材,针身上排列多个针眼。比赛时,参赛的女伴们按照约定的规则,把彩不同的丝线一一穿入针孔之内,以最快速度完成者即为优胜。
到了明清时代,不再流行多孔针,改用普通钢针,要求参赛者先为一组十根细针一一穿入细线,再为一组十根粗针分别穿入粗线。在月光下,其实不可能靠目力来”认针“,全凭的是大家在日常女红劳作中培养起来的灵敏手感,于光影朦胧里,依靠手指对于针与线的极度熟悉来完成引线入针的动作。所以,这个活动说到底是检验年轻女性们的女红水平,而中国古代女性在针线功夫上的精湛也确实惊人,她们在月下穿针的竞赛游戏,相当于现代战士蒙起双眼拆卸支的训练,甚至要更为艰难一点。也就是说,传统的闺中人们几乎个个都是女红领域的特种兵!
七夕习俗之月下穿针
月下穿针是名副其实的”比巧“,对于古人来说,节日还有一项中心主题,就是要向织女”乞巧“。
那么,如何证明一个女孩是否乞得了巧?南北朝时代的检验办法是,在翌日清晨,查看作为祭品的瓜果上是否有蜘蛛结网。到了唐宋时代,则发展为特意捉来蜘蛛放在一只小金盒内,第二天开盒观看,如果蜘蛛在盒内结出的蛛网又圆又正,就是”得巧“的佳兆。
不过,在明代,以蜘蛛结网测巧拙的做法逐渐消失,被一种新的游戏”扔巧针“取代,这一游戏同样是对女性耐心与灵巧的高度考验。其过程是,在节日前一天用水碗盛满清水置于阳光下晒,称为”晒水“。经过一天一夜,碗内水面上会形成一层由微尘、微生物组成的薄膜,叫做”水皮“。节日的午后,女伴们相约一起到院中,轮流手捏钢针轻轻丢到碗内,要小心让钢针借助水皮的托举浮在水面之上,不能沉底。然后,大家一起观察阳光下钢针在碗底形成的投影,影子形状不同,含义也不一样。投影的样子像一把梭是最好的结果,说明织女愿意赐巧给这位丢针人,如果像个棒槌则会引来同伴们的嘲笑,因为这意味着丢针人没有得到织女的垂青,接下来一年里双手会很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