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身边医护人员的特别见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8年第21期
的晚年岁月,充满着活力,闪烁着光辉。1977年他第三次复出时73岁,已经是到了许多人赋闲多年、尽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但他却从此步入了晚年岁月的辉煌。直至他1997年去世这20多年中,这位老人又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殚精竭虑,贡献了他全部的心血。
作为“中华儿女”人,大家对一代伟人有着特别的情感,不只是感恩受益于他所开创的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受益于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有老人于1988年对《中华儿女》诞生的关注与深情,他的刊名题词成为“中华儿女”人永远的财富,激励着“中华儿女”人砥砺前行。
见证奇迹 2004年,诞辰100周年。为了深切缅怀世纪伟人,我们组织出版了《中华儿女》纪念专号,于当年8月推出。此前,笔者已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纪小平》、《红舞台下的凡人》,于是被作为纪念专号的策划、主笔之一参与当期刊物的内容设计、组稿、采写工作。非常荣幸,此次受毛毛委托,笔者对多位身边工作人员等进行了专访,301医院医护人员郭勤英便是其中的一位。随着采访的进行,一个个感人的、且常人罕知的细节昭然若揭……
郭勤英是1978年8月来到身边负责医护工作的。老人回忆说:“这之前,领导我谈话,说组织上安排我到同志家工作。当时,我很高兴也很紧张,只是怕工作做不好。”
这年8月的一个下午,郭勤英先到办公室报到,随后在秘书的带领下,与夫妇见面。第一次见到,郭勤英就觉得特别的亲切,还问她:“你家在哪?”“家里还有谁?”卓琳可能从开始就对郭勤英的有关情况了解一些,也跟着介绍说:“小郭‘’前在朱老总那儿工作过,有关情况她比较清楚、熟悉。”这次见面,郭勤英只感觉“首长很平易近人的,一直与你拉家常,让你一点也不紧张”。从此,郭勤英一直在家里为首长做医护工作,直到去世。
一谈起的临终时刻,郭勤英的眼眶就红了。她说:“晚年,首长的病情有一些发展,行动不太方便,有时还是很痛苦的,一般人可能难以忍受。但是,首长像平时一样,从不向医护人员提要求,要什么药,真是太坚强了。”郭勤英清楚地记得,那期间所在的病房很静,没有因为痛苦而发出呻吟,进去的人如果不注意还以为没有病人在房间里。“我们是尽量作努力,让老人舒服点。我们太感动了,这个老人从病了到最后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白天给他做,晚上陪他看当时中央台放的有关他的电视文献专题片《》。他有时躺在床上看,有时坐在沙发上看。”
“首长病重期间,他的家属与首长一样,一点特殊要求都没有,不干涉医护小组的方案,小组完全可以自己作主。当然,每一套方案实施前,我们还是要请他的家属签字,他们只是履行形式上的手续,对我
们特别的信任、放心。”据郭勤英讲,到最后,的血管很不好,“很不清楚,扎针扎不准,有时扎了好几针。这不是医护人员的技术不行,他的生命到晚期,血管的确不准。常常扎好几针才到(血管),首长也不说你什么,从没提出换一个人(扎针)。我们很心痛,也很佩服老人的毅力,以及他对疾病的态度。”
正因为对医护人员从不提任何要求,所以在平时首长如有什么不舒服就全靠医护人员细心观察来发现病情。郭勤英说:“由于我在工作中比较细心,善于观察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病情,使之及时得到。所以老人家对我很放心,很信任,于是我一直在他身边工作。”郭勤英再次表示,今生能为这样一位伟人的健康做点工作,感到十分荣幸,十分自豪,十分欣慰。
除夕夜,的病情虽较重但较为平稳,炊事员做了几个菜,煮好了饺子,拿到三楼餐厅,与身边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一起吃年饭。他们中有将军,也有战士、服务人员。饭桌上,大家发自内心地祝愿:“祝小平同志早日康复!”
除旧迎新之际,警卫战士们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联是“同吃同住同欢乐同在一个空间”,下联是“爱国爱家爱事业共为一个心愿”,横批是“一切为了首长”。这副对联既是警卫战士的心声,也表达了身边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愿。是啊,全国人民也都盼着小平同志的病情逐渐缓解,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然而,1997年2月19日傍晚6点多,的病情出现异常。谈到的抢救情况,郭勤英掩面而泣。过了良久,她才缓缓地回忆:“之前几天的一个下午,他的二女儿邓楠去看老人,时间有一两个小时,老人气挺好的,我们还暗自高兴。没想到的是,他说走就走了。”
那一天,郭勤英因前一天24小时值班而在当天清早安排在家轮休。正准备吃晚饭,突然来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郭勤英抓起电话,只听到对方说:“快来!首长不太好。”一听,郭勤英心里有数了,猜测可能不只是“不太好”。一路上,她的心情很糟,心跳特别快。今天,老人追忆说:“一般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办公室不会电话给我们,头天我毕竟已值班一个昼夜。”急匆匆赶到301医院南楼,只见满屋子是人,郭勤英唰地一下泪水就出来了。随即,她跑到卫生间冲洗泪眼,很快加入到抢救工作之中。
抢救的时候,的大部分家属都在现场,“在隔壁的一间房子里或走廊上”。郭勤英说:“卓秘书(卓琳)比较晚才到。他的家人也有心理准备,毕竟发生过类似的几次。我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一直没有放弃抢救,最终首长还是走了。”据傅春恩讲,病重期间,等中央领导曾到医院看望,也给医疗人员很大的鼓励,表示要“全力以赴”。
奇迹没有出现,一代伟人终因在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老人走了,走得那么安详,走得那样从容。
身为医护人员,跟随会见一些外宾也是平常的事。郭勤英说,在首长身边工作期间,她真切感
受到了政治家在外交场合的卓越才干与风范。“每每接见外宾,他总是先同对方拉拉家常,聊聊天,使大家都放松放松,聊出气氛来再同人家谈正文。这就是他的外交艺术。”据她回忆,有一次会见外宾,习惯性地抽出一支烟,对方说“你的烟很特殊”。笑了笑,指了指在身边的医护人员郭勤英等说,“这是他们专门用来对付我的。他们克扣我,每天给我5只烟,而每只烟上特制一个长长的过滤嘴,还外加一个不短的塑料套,烟其实很短。”郭勤英听了,也会心地笑了笑。采访中,郭勤英说:“有时,首长请外宾吃饭,他控制在一个小时,很守时。”
有一次出差到外地,晚上,公务员把的衬衣拿去洗,服务员以为是工作人员的,就说:“这么破的衣服是你穿的吧?”公务员解释说:“哪是我穿的,是首长的。”服务员一看还穿这么旧的衣服,非常感动。“他平时在家里不讲究吃穿,只有在开会或见外宾时,才穿上毛料子的衣服,还是中山装,家里也就三四套吧,深蓝、黑带白条、深灰,换着穿。”郭勤英说:“首长的袜子,无论短袜还是长袜,都是线袜,穿的时间长了,袜底磨薄了,就弄上那种尼龙,加厚袜底。有一天他坐在椅子上,脚搭在小脚凳上,女儿毛毛看见了就说:老爷子,你的袜子都透亮了!这时我们才注意到,他的袜子因为磨的时间长了都发亮了。”
作为中央高层领导身边的医护人员,很自然对自己的行踪、电话、日常工作严格保密。郭勤英说:“我这一辈子做了几十年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要求我们不只是外人、对家里人也要严守有关情况。所以,往往家里人也不知我们去干嘛去了,一去好几天,没有打一个招呼。”
一晃已离开我们整整21个年头了,2018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郭勤英特别怀念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她的耳畔与脑海充斥着首长的音容笑貌。
责任编辑 华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