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场故事精选5篇
职场小故事职场中最不缺的就是正能量,职场中最需要的也是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故事一:职场上的另类吃亏
说起来,郑月梅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她毕业的学校与名牌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她在工作时没少受歧视。她至今还记得当初来公司应聘时的场面。看过简历,有个主考官不屑地说:学校不是很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胜任我们的岗位要求。郑月梅听了这话,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她大声回答说:肯定能胜任,学历只是个标志,工作起来还需要真正的实力才行。
她的这番话引起了另外一个面试官的兴趣。那是个50多岁的男人,应该掌握着面试的最终决定权。他微笑着说:这个小丫头有股猛劲,我觉得她行,先留下试用吧!就这样,郑月梅走进了现在所工作的单位。大概是因为应聘时的出表现,入职后,她被安排在办公室打杂。即便如此,郑月梅也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踏实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学习,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得知她的情况,一位要好的同学为她惋惜,说付出没有回报,在这样的公司没有前途,劝她趁早跳槽。更重要的是,同学认为她太傻:都说职场如战场,是要分个你死我活的。你倒好,不长记性,不但喜欢帮助
别人,还恨不得把心掏给人家,结果呢,除了换回两句好听话,你得到什么实惠的东西了?你再这样,早晚得吃亏!可郑月梅并不计较
这些,她说:没那么严重,人生在世,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同学听她这么说,也没了脾气,只好再三嘱咐她凡事小心。
有天下班后,郑月梅像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完办公室门窗及电源后,她正要锁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她赶紧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麻烦你看一下刘经理桌子上是否有份文件,如果有,那是我忘记的,明天公司要根据这份文件做重大决定,谁知越着急越出乱子,我临走时竟然忘记拿了。给刘经理打电话打不通,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还真有人接听。
听完客人的叙述,郑月梅记起这是外地的一位客户,上午来公司和相关领导洽谈事情,中午他们出去吃饭,就把这份文件落下了。郑月梅看了看刘经理的办公桌,发现上面果然有客户说的文件,便急忙安慰对方:没事,你别着急,你到公司来取吧,我等你取过再回家。谁知对方却说:不行啊,我已经登上飞机,舱门都关了,估计很快起飞,不可能再下去。这下彻底完了,回去怎么交差啊?弄不好,我的职位都难保。客户说着说着,竟有了哭腔。
郑月梅这下也着急了。飞机起飞后,手机也要关机,想联系都没办法,怎么帮助客人呢?突然之间,她有了主意,对客人说:你放心回去吧,等会儿我买张晚上的高铁票,带上文件连夜给你送过去,这样就
能保证不耽误你明天使用。电话那头的客人听郑月梅这样一说,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连声说:好,好,那太感谢你了。你买完票后把车次发给我,我去车站接你。
挂完电话,郑月梅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没有得到领导的批准,公司不可能给她报销路费,哪怕她是为了帮助客户。再说,她明天还要上班,去另一个城市再返回肯定会迟到。为了保险起见,郑月梅决定给经理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可经理的电话还是暂时无法接通。郑月梅不再犹豫,她给一位要好的同学打电话说明情况,提醒彼此保持联系,然后就直奔车站去了。
深更半夜,郑月梅在陌生的城市和客户如期会面。拿着文件,客户连声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给她一个惊喜。郑月梅淡淡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提出,如果公司核查时,请客户来做个见证。客户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带着浑身的疲惫,郑月梅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公司。她一走进办公室,就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平时很少露面的董事长竟然过来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丫头,你这次立大功了,我要好好地奖励你。郑月梅一头雾水。刘经理适时站出来说明了原因。原来,急需文件的不仅是公司的客户,更是公司的财神。他按时拿到那份很重要的文件后,非常高兴,决定在去年订单的基础上将订货量增加一倍。他说,他从公司员工身上看到了亮点,觉得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很放心。
如今,郑月梅已成为公司的副总。很多同学说她是因祸得福,郑月梅却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真正将自
己当成工作岗位的主人,才能不斤斤计较,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件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分外事。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发展的机会肯定会有,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去做。很多时候,很多事,正应验了那句话:吃亏是福。
故事二:100元创立一家上市公司
100元创立一家上市公司?看到这个标题,读者或许都会说开玩笑吧。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确确实实有人靠100元钱创立出了一家上市公司。说起来还真让人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不可思议的事是如何发生的。
1983年6月,21岁的简伟文从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压力加工专业毕业了。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国家是包分配的,他被分配到了广东机械研究所当了一名助理工程师。他的工作就是研究一些工业模具的设计。不过,他在广东机械研究所没干多久,只干了两年多时间。1985年,简伟文就考到了他母校的研究生。1988年,简伟文硕士毕业后没有回到原单位工作,而是去了一家香港人兴办的养殖场。养殖场与工业模具加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简伟文在养殖场自然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此,简伟文也只是待了两年,在1990年便辞职了。
辞职回家后,简伟文正闲在家里没事做,不料竟有事到他头上来了。一家企业需要设计并制作一整套模具,因不到技术人员,便去了广东机械研究所,人家告诉他,这种技术难度要求很高的活只有简伟
文能够拿得下,于是这家企业便到了简伟文。
或许是这家企业急需这套模具,他们到简伟文后,只是简单地把设计要求和完成的时间告诉简伟文,然后把一份未填金额的空白合同给了简伟文,并说模具的制作费是多少都由简伟文自己填。
这份合同写明了一共是13副模具,交货时间是45天后。虽然简伟文是搞模具设计的,但是从未生产制作过模具,而且他也没有机床
设备和场地等,所以要完成这个合同还真是不容易。不过,简伟文也没想这么多了,他首先是要把模具的设计图弄出来。那时候,简伟文刚刚结婚不久,家里只剩下的家当就只有100块钱了。简伟文没有犹豫,他拿出这100元钱购买了设计模具所需要的图纸、制图用具等,开始了模具的设计。
没几天,简伟文便把13副模具的设计图全部画出来了。他到了厂家,让厂家先付出一部分定金。厂家也很慷慨,马上给了简伟文一笔定金。简伟文拿到这笔钱后,立即采购了原材料。没有设备和场地,他便借了轻工学校的实习车间,缺乏工人,他就只好来朋友给当帮工。经过一个多月奋战,简伟文终于按时成功制作出了13副模具。交完货后,简伟文在那份空白的合同书上填下3。5万元。因他把一些成本计算出来后,觉得赚1万块就行了,于是便选择只填3。5万元。
这1万元的利润就是简伟文赚下的第一桶金。虽然现在的1万元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时候1万块算是一
笔非常大的财富了,当时甚至还有万元户一说。拿着这赚到手的1万块钱,简伟文决定成立自己的一个模具加工厂。于是,简伟文到武汉买了几台二手的机床设备,运到老家广东南海,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五金模具厂。
有一次,一家乡镇企业的业务负责人跑来简伟文,请求帮助他们攻克一个圣诞钟的难题。这种圣诞钟结构比较复杂,是靠12个继电器通过程序控制来敲打不同音节,演奏多首圣诞歌。这家乡镇企业无法做出音调准确、音质清脆、回声悠扬的小铁钟。简伟文接下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