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思想品德素质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归纳起来,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容应该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四个方面。
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要素。
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是人们对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全部政治现象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人们分析、观察政治问题、处理政治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政治观点是思想政治观点的核心内容。它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政治观点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起主导作用的内容。我国目前对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等。
政治常识。要求中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中国的国情和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有关知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国际国内政治生活常识。
政治态度。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对中国共产党
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对人民民主*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热爱中华民族,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民族团结意识。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政治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国格,为国分忧,替国尽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背离和破坏四项基本原则的现象作斗争。
思想素质:主要指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包括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价值观以及现代公*(主体意识、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信息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制意识)。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提升到最高的层次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观点。它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基本观点的总和,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探究的思想成果,为人们提供了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立身处世的方法和原则,在思想政治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起奠基的作用,是思想素质的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由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信念体系。中学阶段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人们的
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的脱节,往往使当代中学生看问题易带片面性、表面性,针对中学生出现的种种困惑,对他们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尤为重要。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会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事物,并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分析、理解、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等问题。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指导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人们道德品质修养的思想基础。因此,进行人生观教育,引导和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教育包括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教育等内容。
健康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与取舍的观点,它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健康的价值观,作为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代公*识。这是现代社会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主体意识、体意识。当前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和较富裕的生活条件,聪明活泼、好胜争强,但也有娇气、孤独、自私、不合的倾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体意识,就是要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活动都和集体有着联系,应该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多做好事。
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造就了现代人的竞争人格,培植了人类的竞争意识。对学生来说,若想在社会中立足,应具备敢于竞争、参与竞争、善于竞争的意识,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培养自信、自尊和坚忍的品性。但现代社会提倡的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未来社会已经越来越注重一个人在岗位上是否合,是否能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信息意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全面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观念。中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已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要有信息意识,从小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善于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寻求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源。其次要学会处理信息,将捕捉到的信息进行组织,将零碎的、不同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信息组织成系统的,对解决问题有益的信息。
思想品德评价环保意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适宜的自然环境,人是自然资源的索取者,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自然环境在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时,又遭受了人类的极大破坏。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学生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学习环保知识,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这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注重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和树立创新意识,可以最大可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道德素质: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其职能是调节人们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的行为。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正确调节个人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的,是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现阶段我国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宪法规定的“五爱”为基本,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传统美德。
家庭伦理道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既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定社会道德的具体体现,家庭伦理道德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和关心家人。
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社会公德要求中学生要有责任感和同情心,包括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负责任;助人为乐、关心集体;文明守纪,礼貌待人;诚实守信、惜时守时;是非清楚,爱憎分明。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同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的,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主要是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意识,团结同志,勤恳工作的职业道德行为,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