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精选5篇)
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精选篇1
《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其生平事迹诸书载述很少,传说亦颇参差,明·王道生为之撰《墓志铭》时说他是苏州人。后迁淮安;元·至顺年间进士,卒于洪武初年,卒年约75岁。诸籍俱云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
他出生在民族压迫强烈时期,况是“南人”,能够考取进士可见其学养渊博。在民族气节与社会地位中两相矛盾下,既有内疚也有自豪。罗贯中能从游师事之,足见其学养亦非同一般,幸有名著传世,否则,定没于荒烟野草之中。
鲁迅先生敲打他的《水浒》好就好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鲁翁本人似乎有些偏执,从古至今皇权之严厉,谁也不敢触犯。鲁翁当年对痛深恶绝,却不肯去“毛翁”甲帐运筹帷幄而置身“党”外,回避蒋委员长的清剿。毛翁年轻时写诗填词,仍然回避皇权,“粪土当年万户侯”是个明显的例证。当年的“万户侯”已经成了枯骨,粪土与否无关紧要。他都不便把“当年”改为“当今”也不愿无端招惹是非。至于“自己不作强盗帮助朝廷去打别的强盗”,这一论点还值得商榷。如果梁山降而复叛,造成战乱。试问,当时民之将何?
大凡小说的内涵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倒影,其形象非非幻幻、似己非己闪现于书中。施耐庵所塑造的宋江亦如其己,在思想上是摇摆不定的人,自幼熟读经史期望仕途顺达,其志未遂落为“押司”,他人性或者藏匿着假仁假义的善良,广交江湖朋友,兼之家道丰实不吝小财,在下层社会上沽得好名。同时施氏看到社会上的剥削压迫及诸多不平,同时引发了他对当时社会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这部不偏不倚的传世小说。
如果说书中的人物是逼上梁山的,只有林冲一人才算得上“逼”,也是该书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典型人物。当然社会现实中的“逼”,朝朝代代都有,岂止施耐庵的生活年代?当时朝廷军官俘而落草者虽轻描淡写、一笔代过,大多其背景或侧面各有不同的政治原因或各人的人际关系。只有卢俊义上梁山是宋江等人用“下三滥”的手段把他骗上山的。笔者细推梁山一百单七人中成分复杂,除了个别灵工巧匠之外,大多是爱好棒的武弁。此中好大部分是文盲。吴用不过只是私塾中的一位“冬烘”,根本不是人才。他们都是想发横财的社会闲汉。劫取生辰纲,只能定位是“打富”却没有“济贫”的意识,只用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自我花销享受上,于当时社会没有多少正面影响。
在刻画林冲的章节里,写得入木三分。一个满腔报国热忱的志士,被害得一步一步走向陷
井,由陷井到监狱几至于死。而且被害得家破人亡,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投的地步。此外《水浒》的人物分类非常巧妙,第一,是军汉。林冲是禁军的教头,在帝都任教,人品武艺均属上乘,常在京都枢秘衙府往来,误入“白虎堂”,就知道了“遭了”,但“江湖诡诈”浑然不懂,在野猪林竞轻松就范,若非鲁智深的参和,当时必然丧命;鲁智深是下级军汉,京都之事一窍不通,但郑屠的诡诈,一点也瞒不过他。“天齐庙”事件,如果他当时在场必惹大祸;杨志是久经江湖深谙事故的军汉,“黄泥岗上”差点没有逃过他的法眼。唯独在塑造武松这个人物上很不成功。似乎是个自私的复仇恶魔,或许是傭于小恩小惠帮人打架的闲汉。作者在“武松夜走蜈蚣岭”的章段里修正了一点武松的造型,但他帮人打架的形象似乎在读者心里已经造就。其次就是对地主的分类:宋太公是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死爱面子、沽人尊敬的地主;祝家庄是拥有武装实力既不怕强盗,也可以抗拒官府的豪强地主(三家联防);黄文炳是勾结官府包揽词讼的恶棍地主;梁中书是官僚地主,依靠蔡京的势力对地方官员的迁升、罢黜,颇足轻重的地主;柴进是没落地主,他先辈的皇权被赵氏巧夺,脏官、朝廷待之颇薄,常心怀不满;毛太公是鱼肉乡民耍无赖的泼皮地主;卢俊义是内事不管、外事不问、奉公守法、风流倜傥的地主;赵员外是虔诚奉佛、好善乐施的地主。这种“社会分类法”如此精细准确,在我国小说界中无出其右者。作者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力殊为颇多见地。
该书以《宣和遗事》为底本“三十六人聚集梁山泺”,其中有“杨志卖刀”,“晁盖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等情节扩大演化而成。清·道光年间有一文痞俞万春撰《荡寇志》共七十回,书中捏造陈希真、陈丽卿荡平水浒英雄。俞万春对农民起义极端仇视。清·文学论评家清金圣叹曾拦腰斩断过《水浒》,其内涵深邃殊为珍贵。
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精选篇2
这些天阅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书中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农民英雄形象,浓厚的生活气息深深折服了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山好汉互帮互助,仗义疏财的精神品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君子形象,一对又一对君子之交。
这在《梁山好汉劫法场》一文中就足以体现:在江洲,宋江、戴宗即将被知府蔡九开刀问斩,梁山泊众好汉以“义”字当先,舍生忘死去救宋江。一些人扮成弄蛇的乞丐,一些人扮成刷棒卖药的,一些人扮成挑担的脚夫,其他人扮成客商推着两辆车子过来,将法场的东西南北四面全部包围起来。在黑大汉李逵的带领下,成功的救出了宋江和戴宗。但走了五七里
路,遇上了滔滔一派大江,多亏张顺等人的救助才使众好险为夷。为什么宋江能逃过此劫?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孝义黑三郎”、“呼宝义”、“及时雨”等广为流传的美誉,更因为救他的好汉们是君子,宋江与他们是君子之交,这也是梁山泊英雄如雨、好汉如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有很多。然而,我们给他们许多好处和欢乐,当我们真正遇到困难时,那些所谓的朋友有几个能出手相帮?甚至还落井下石。
水浒读后感 梁山泊好汉聚在一齐,全凭忠、义二字,无论是名动天下的英雄豪杰还是鸡鸣狗盗的泼皮无赖,在宋江的眼里都是人才。
这让我想起了“管鲍之交”。千百年来,鲍叔牙和管仲真诚相待结成的友谊一向被人们传颂着。他们同《水浒传》里好汉一样震撼着我。
庄子有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的确,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水浒人,常怀一颗君子之心,交一个能帮忙自我的真正朋友,同时,也要以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水浒传第1回读后感精选篇3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心在山东身在吴》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的忧郁心情,表达了他想要实现其“凌云志”的迫切愿望。这也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小片段。
《水浒传》乃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生动详细地描画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他们各怀绝技、性格鲜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赛霜骏马骑狮子,出白长掿绿沉;管军提辖使青面兽杨志:雕鞍玉勒马嘶风,介冑层棱黑雾蒙;青衣道人入云龙公孙胜:青罗伞盖拥高牙,紫骝马雕鞍稳跨……一百零八将,从性格到长相,个个千差万别,可无论是独一无二的配装,还是战场上的雄姿英发,似乎每一根汗毛都散发英雄的光芒。及时雨宋江、矮脚虎王英、小温侯吕方……这些朗朗上口的称号,尽显他们独特的好汉气概,又让人过目不忘。然而这些英雄都有着共同的本,那就是忠义两全。
忠,是什么?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说到忠,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李逵对宋江可谓是忠心耿耿。小到宋江想吃鱼,李逵就为他去抓。大到宋江要攻城池,李逵为他两肋插刀。虽然最后是宋江杀死了李逵,但我知道,李逵始终是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是宋江带领着其余的一百零七位英雄走上正确的道路。于情,于理,这位黑大汉的忠诚,就像一把烧得滚烫的铁钳,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义,又是什么?义,谓天下和宜之礼。一百零八位英雄中,可谓个个都是讲义气的好汉。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为一个“义”字;他们为民除害,出生入死,就是因为一个“义”字;他们为国抗辽,奋不顾身,还是因为这个“义”字。“义”虽然只有三画,但这是英雄们用生命与鲜血写出来的。虽然他们最后没有把忠义发展到极限,尽心报国,英雄们或生、或死、或虏、或别,但是,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谁都没有办法挽回历史的悲剧。
读完《水浒传》,眼中、耳中仍然都是英雄们在谈笑风生,看着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是多么令人羡慕。做一个家喻户晓的盖世英雄,应该是每一个男子汉的梦想。但是在危难中救济人这样的事情,除了警察、消防员、军人,不是谁都有机会,谁都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更没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作为一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做盖世英雄时机还未成熟,但是努力做到忠义两全绝对可以。怎么做到忠义两全呢?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忠于祖国,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遗志。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需要像李逵那样一命换一命,需要我们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比如:在公交车上心中有他人,不霸坐,会谦让,不做“霸占他人座位的博士哥”;在学校,对待同学真诚礼貌,学习实事求是;在家里,孝顺长辈,体贴家人……总之,爱国、诚信、友善,是我们小学生的英雄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