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满分及优秀作文1 201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满分及优秀作文1
一、原题回放
绿,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今天,绿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二、写作引导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导写、优秀作文集萃及点评
面对千万个梭罗和陶渊明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绿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入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入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自然。大自然的绿,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栖于绿树,采食鲜果,故人看到绿最舒服,吃到野生果实最可口。绿生活,实际上是顺乎天然、抚慰人性的生活。从猿到人,是生命的进步;但每一次进步(特别是重大的科技革命),都使人离猿愈远,离自然愈远。这是一个难解和矛盾。劳动使人为人,并不断创造着一切,这种创造又往往反过来破坏着自然,损伤人的本性。怎么办?难道再从人到猿吗?不可能,谁也无法逆,除非哪一天大自然被人的捣鼓逼急了——所以,才有当今热议的绿生活话题,其核心意蕴乃是八个字:天行有常,顺乎自然。
怎么顺?许多考生向往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梦、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之梦。这是今年作文试卷上最走红的两个人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梭罗和陶渊明向阅卷老师报到。但细究,当今世界能有几个平头百姓可以归隐山林湖海呢?隐居,需要经济实力;没有面包,谁也无法乐山乐水。梭罗能在瓦尔登湖饱览美景、扬帆击水,是因为有人资助他,他是个名人。陶渊明能悠悠然与五柳相伴,采采菊花,看看南山,是因为他小有积蓄,是个小地主。由此看来,在试卷纸上畅想五柳先生和瓦尔登湖,总使人觉得浮云飘动,望梅止渴,未能触及根本。终于有考生站出来发表高见了。说破了,也很简单,就是一句颇有名气的古代格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咱们提倡的绿生活其实就是叫芸芸众生隐于红尘滚滚、马达轰鸣、人声嘈杂、尾气冲天、电波盈宇、寸土寸金、忙碌奔波、席不暇暖的闹市,以及正在被闹市侵吞蚕食的乡村!这是一种需要高智慧的隐,这是一种带有自我修炼意味的隐,故有考生感叹:这种对绿的追求,是被当今工业化狂涛逼出来的;这种闹中取静,首先静的是发热的胸怀,尽力在物欲横流中坚守心田里的绿本能和绿希望……
这样一理论,整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就理顺了,就不会皮相地拿陶渊明和梭罗来说事了。这里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基本上把准了这根脉,故言之成理,妙趣天然,没有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之感。读者朋友们,能在考场上独自思索企及如此理论高度,绝非易事。咱写出以上那些字,也是十余天集思广益的成果,故我们由衷地向这些考生行注目礼!
没有达到如此高度的考生也不必郁闷,你们的低碳啦、节水节电啦、春风又绿啦、漫江碧透啦,等等,都没有错,都从不同的角度拥抱着亲爱的自然,都有一份绿的可爱。只是,今后再碰到类似时髦话题时,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一学孔夫子,每事问。
在此,我们特别提示另一个问题:有极个别考生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这是容许的;写得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复古。为此,
本阅卷组特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训诂学家、国家级名师马景仑教授,对那篇用文言冷字写成的绿生活做实事求是的评说,以解诸多疑问:此文有良好的文言功底,在文言学习和写作上的悟性、灵性,非一般中学生、大学生可比,确可称‘奇’。但从‘高考作文’角度看,此文有两个明显缺点:用词冷僻,艰涩难懂。其难懂程度超过了《史记》、《汉书》,乃至不少先秦散文。古代文言大家,如司马迁、柳宗元、苏东坡等,都极力使用常用词,何况今人仿古之作呢?过分注重‘四字式’形式,逻辑不够严密,谋篇
布局不周密(如第一段游离主题),不少上下文、前后句之间的经不起推敲。总之,我认为此文只是高考作文中的个案,其文风也不值得提倡。康文
三、考场优秀作文及满分
绿生活
足不出户,我已到达巴西。
经过技术的切割,经过资本的流通,经过售货员选择原木地板,享受绿生活的热情推销,亚马逊流域的参天大树,混合着奔腾咆哮的激湍飞瀑声,莽莽林海的窃语以及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生活了千年、万年的鸟儿的鸣叫声,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家中。
滚滚流淌的亚马逊的河水,化为滚滚的利润,带着滋养了它几百万年的绿,就这样以一种卑谦的姿态,匍匐在我的脚下。
有那么几次,我弯下腰,趴在地板上,细细地、细细地凝望,注视着它。隔着刷了油漆、打了蜡的光亮表层,抚摸着它经历了千年的纹路与年轮。每一圈,都是自然对其三百六十五天的滋养,都凝结了那块生它养它的土地日日夜夜的厮守。而今,它却因为人类需要绿生活这个假惺惺的理由,被迫断开了它的手,离开了它的根,被削成无数片,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我轻轻地抚摸着,在品牌之外,在装饰之外,细细聆听其中花的呢喃、鸟的鸣叫、自然的心语。透过深层,凝望着它曾经生气勃勃的绿。
匍匐于被匍匐者,是尊敬还是惭愧?
很明显,我羞愧,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棵树,它本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今,它却只能匍匐在我家中,任意地被践踏。
生产刺激消费,消费拉动生产,据说这是消费社会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因为我的消费,以及其他和我一样购买巴西原生态地板的人的消费,拉动了这项所谓的给人们带来绿生活的产业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的绿生活,不仅加快了亚马逊流域电锯的隆隆作响,加快了热带雨林的消失,还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加快了两极冰川的融化,加快了海平面的升高,加快了臭氧层的空洞,加快了地球的毁灭!
如此绿!是的,我们追求绿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此为理由,任意阻断河流,任意砍伐原木,任意践踏每一份花香与月光!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用绿这个崭新的概念,诗意地栖居!
简评
这是一篇说不的奇文。奇在以具体的感受切入所谓的绿生活的悖谬,并以高屋建瓴的态势剖析;奇在行文既激情灌注,又冷静乃至冷酷,审视的目光既指向宏观、他人,更有审己的勇气与力度。奇在表达的起手不凡而又新意迭出。末尾略平淡,思想的锋芒若能一贯到底就好了。但愿如此才华、思想、胆识能层楼更上。骆冬青
绿生活
我问爸: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
爸想了想说:没喝过。
这就是我爸,不抽烟,不赌博,偶尔喝点小酒就诗兴大发。总之,无公害,纯绿。
要是在古代,我想我爸决不会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他顶多是一个驾小舟随江波晃荡的渔翁;也决不会是因为不能打仗报国而直跳的陆游——他顶多是一个在院子里种种花的隐士。总之,爸不琢,不成器。
别人家又是买房又是买车,又是高升又是提调。他却总不急,乐呵呵地不务正业。倒是前不久那次五百年一遇的日食将他给忙坏了。提前好几个星期,他又是买防护镜,又是计算角度选择最佳方位。忙上忙下,还预约了一帮邻居来天台一起观看。可惜的是,那天下起了细细的雨,天灰蒙蒙的,壮观的日食他
没观到。我见他,把自己那架旧旧的望远镜擦了一遍又一遍,乐呵呵的脸庞少有了光彩。
我心里酸酸的。
我爸依旧爱着天空。他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块地方会有狮子座流星雨,他把那部热播的青春偶像剧骂得狗血喷头:什么《一起来看流星雨》,简直是有损流星雨的形象!然后,继续翻手里的天文手册。
我高三了,生活忙乱而拥挤。爸那悠闲的生活状态时常让我莫名地恼火。那次,爸陪我去北京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考场外挤挤压压的全是人,我突然觉得胸口堵得慌,在这人之中的自己如一草芥,会被淘汰受伤。我习惯性地喝口可乐想掩饰紧张的情绪。爸却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喝口白水吧,它也有自己的甜。我定了定,接过水来。丫头,人要活得自在,这水能融万物啊。我捏捏那绿的瓶子,将那火红包装的可乐扔进了垃圾桶。
我渐渐懂得了爸那颗绿的心,不那么功利,不那么拥挤,留出好大一片,分给绿的天空。他那份悠然淡泊,也引导着我,使我平静地面对紧张的高三生活。
回首望去,悠悠夏阳中,与爸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竟透着淡淡的绿……
爸呢?厨房里呢。
我觉得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
简评
用女儿的眼睛来扫描老爸,别具一番情趣。把这位胸无大志、也不想有大志却活得有滋有味的父亲写活了,让你发笑,让你凝眸,让你反照自己。原来,人一旦豁达了,就能够平静地、大气吞吐地对待荣辱、沉浮、成败、生死等等。这种人,得天地之正气,他们的精神、意念和行为可用绿来隐喻。全文夹叙夹议,以叙为主,十分注重传神的细节描写,故读来如沐春风。结尾处,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飞来之笔,特有情韵。何永康绿生活
习惯了绿丛林生活的人类先祖,当他们的双手舍弃了树枝而抓起了犁与锹时,火之血红和烟之浓黑便占据了子孙后代的双眼。如今,尽管我们褪去了原始的皮毛,我们却要再次唤醒那绿的记忆,追寻绿的生活!
绿生活,并不意味着文明的倒退,并不标志着人类的返祖。也许蒸汽机的轰鸣象征进步,也许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林立的烟囱象征进步,也许第一列火车象征进步,也许第一艘载人飞船象征进步,但这种种进步,都以机器轮轴的刺耳磨擦声使我们与人类的本性渐行渐远!人是生命,生命需要绿;草地,赐予我们疲惫时栖息的柔床;绿树,赐予我们焦躁时定神的荫凉……人类即使穿上最先进的科技铠甲,其心灵依然在渴望畅快的呼吸和绿意的抚慰。当我们的双脚离那湿润的土地越来越远时,绿的生活之梦,是我们揖别压抑与烦扰的唯一良方。
绿生活,不必要如鲁宾逊般地浪迹荒岛,也不必如陶渊明似地逃离都市樊笼。诚然,人们喜欢鲁氏、陶氏的绿,毕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佳境是大家都向往的。然而,人类文明既然脱离了原始丛林进入了城市,我们就不可能逆潮流使现有文明倒退。我们需要的,仅是一颗绿的心。我们无法花间一壶酒,却也能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时静心凝望。我们无法踏花马蹄香,却也能如季羡林般地养花弄草,以尺寸之绿装点生活,滋润心灵。
江苏高考满分多少晨起开窗,应记得领略那初醒柳叶的娇嫩;车行半路,莫忘向两侧梧桐颔首致意;夜晚闭户,也请留一扇窗让月光把桂影投入家中。于是,无需逃往野外,我们也能拥有一点绿,一份自由舒畅的心绪……
绿的生活,已不仅仅是还自然一个原貌,还地球一分安宁,它更是人类心灵的特殊的自我救赎。当周围尽是陌生的身影,当路口车流让你迷茫,当城市高楼遮住了清晨的霞光,绿生活就成了解除心灵桎梏的救命稻草。当人们意识到应有自由、宁静灵魂,那么,他们就会自然地去保护身边来之不易的绿。污浊的心灵,向往的只是臭水沟!当人们倡导绿生活时,莫忘记绿之芽应该从心田萌发。心中有绿芽,世界才有盎然绿意!
我们同于先祖,只有在绿自然中才能生息。我们又不同于先祖,当下生活逼我们追寻身边的绿,更追寻心田中的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翠水碧,绿意无垠。为滚滚红尘添绿,是正视生命的本质,必能享智者之乐,得仁者之寿!
简评
面对绿生活的命题,优秀考生的思考,并不停留在对低碳、环保的无力赞美上,也不作向往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无病呻吟,而是紧贴现实,立足未来,由生态到心灵,在绿生活的内涵上作了深度的开掘。正如文中所述,提倡绿生活,并不意味着要逃离现实、重返原始,因为我们不可能逆潮流使现有文明倒退;提倡绿生活,不只是珍视保护身边来之不易的绿环境,更是要执着追寻体现生命本真的心灵的自我救赎。这位考生深刻、独到的解读,高人一筹,给我们以诸多的启迪。薛明德
绿生活
时隔多年,我依然怀念那个清凉的夏天,怀念那沁入骨子里的绿茶香气。
那是奶奶住进城里的第一年,带来了田里一年的收成,也带来了锅碗瓢盆一系列家当。奶奶最喜欢那口绿瓷盆,天渐热的时候,她便会烧上一整壶的开水来泡茶。茶水本是浅浅的黄绿,但装在墨绿的瓷盆里,总觉得那绿鲜艳而又饱满,似乎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妹二人:走,咱卖茶去!
那时满大街都是凤凰牌自行车,层层密密的树阴也挡不住毒辣的阳光,额头上的汗水则被晒成盐渍。这时奶奶的茶水总是最诱人,那清澄的绿不等人吆喝,就吸引来行路的客人。
大妈,这凉茶……
妈妈总是不等人问完就接话:自己家煮的,两毛钱一碗。
从来不见有人还价,每每都是举起一碗咕嘟咕嘟咽下,颇有几分水浒英雄的豪气,然后掏出两枚细硬币,道一声谢,消失在人中。偶尔也有渴极了的人,一连灌下三大碗,奶奶也只收取5角钱,也许她深谙做生意讲求回头客的道理,抑或是她的本性就只是为了方便他人。
瓷盆里的水渐渐浅了,奶奶便使唤我们去楼上把晾凉的另一盆拿下来。同样的绿,同样的清,在这样的午日,散发沁人的茶香,让人分不清这绿是茶叶的绿,是瓷盆的绿,或者是生活本身的颜。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当我们叼着冰棍一蹦一跳回来时,奶奶正在招呼一公车的客人。那时的公车是随停的,窗口伸出许多瓶子,奶奶便乐呵呵地把它们一一灌满,象征性地收取一些钱,那浅绿的瓶子就注入了些许夏日的清凉,也注入了奶奶淳朴的热情。
最后的收入是有限的,去掉那些茶叶钱所剩无几,可我们却乐在其中。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只是望着马路上无数辆汽车扬起的灰尘,看着瓶瓶罐罐花花绿绿的饮料,看着奶奶慈祥的照片,怀念那记忆中的绿。
朋友,若你在旅途中拧开一瓶绿得不真实的茶饮,是否也会希望路边有一位老奶奶,摆着一口绿瓷盆,煮着一盆绿茶……
简评
通过怀念奶奶当年用绿瓷盆、茶碗等工具在路边卖茶这一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绿生活
的诠释:真实的、淳朴的、自然的、环保的生活才是心目中的绿生活。这样的视角是独特的,这样的故事是鲜活的,这样的表现是智慧的。加之文中几处简洁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不动声的场面片断的对照比较,使得文笔轻捷灵动,文意独特而耐人寻味。蔡明绿生活
日新月异的科技在光速般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另一种声音越来越响——还我们绿生活,让我们回归本!
绿生活,其实是回归自然、还原生态的本生活。
纵使人类技术再高明,终不及大自然这一终极艺术。在市场高呼基因无公害时,在商家大喊特楼盘——人造山水景观时,在所谓摄影爱好者不再倾慕山水而人工PS合成图时,人们已不再欣然接受,而是透露出担忧或不满。基因食品何言自然之甜美,人造山水何言自然之鬼斧神工,人工合成照更何言自然之雄伟壮阔?为了发展科技而破坏生态,利用科技制造替代品,只能是舍本求末。大自然蕴含的无穷法
则,令人难究其妙。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向往绿生活,还原自然本,吸取天地之灵气,尽力体味自然的至高之道。
绿生活,需要有平和的心境,从而抛弃杂念,让心灵与肤发一同接受自然的洗礼。
向往自然的生活,本应是纯朴而本真的。虽不能人人都能像五柳先生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归隐山川的田园之乐,因为隐居要有经济实力,起码得是个小地主。但古语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嘈杂的凡尘俗世中若能丢下旁骛,向往绿,心境便能愈发空灵,精神便能愈发超脱。鲍尔吉曾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原野。质朴而本真的绿生活于我们则是精神上的洗礼,洗去了污世的污垢,灵魂将愈发轻便,轻得仿佛能随风飞起,淡定得似飞仙邀游于碧落之中。所以,向往绿的生活,更是一种心的修炼。
栖于尘世,生于污泥之中,只要像莲花般保持自身的纯净,情系绿,回归本真,便能葆察察之身而勿囿于汶汶之物!
简评
本文的亮点在于认识的深刻性和说理的辩证性。开篇一语中的:绿生活,其实是回归自然、还原生态的本生活。接着,围绕这一论点阐述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人们的‘担忧’、‘不满’以及应取的正确态
度。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恰当引用,更使文章的议论愈加深刻。文章的另一分论点是:绿生活,需要有平和的心境,向往自然的生活,本应是纯朴而本真的。更多地从精神层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一句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可谓神来之笔,充分表达了一种心远地自偏的超然。本文结尾精妙,发人深省。张雨仁绿生活
草遥看近却无,古人一句七韵,竟完美地道出了绿生活的真谛!
草,便是自然之韵。绿境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是主角。陶渊明为世人描绘了他的理想归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见,绿生活,首先少不了自然生机。难道你不想早晨醒来,推开窗,迎接一片鸟语花香?难道你不愿安谧的夜里,伴着阵阵虫鸣进入梦乡?人不是惟一的生灵,朋友,给你的生活增添一些自然的韵律吧!让跳动的音符驱散你心中的寂寞!瞧,万物合奏一曲生命的组歌,你的生活也由此更添高山流水。
遥看,便是距离产生美。现在不是有这样那样的自然保护区吗?不错,我们应对自然怀一份崇敬之心,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些空间出来,护一抹自然之绿,天地才愿以慈母的姿态包容人类的存在。于是,当你踏上草坪时,当你抚摩老树时,当你参与城市的扩建时,你可记得,自己应当以生命最本初的姿态,站在远处,向生命行礼?站在远处,是仁爱的姿态。
近却无,便是习惯成自然。当你寻低碳的足迹时,你或许已默默换上了节能的灯泡。当你随手将垃圾
分类时,实际上已节省了他人的忙碌。请记住,绿生活拒绝刻意地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