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绿生活
  现在,人们终于知道,躺在草地上睡觉远比在公交车上打盹舒服,而烟囱里冒出的黑烟遮挡出的阴影也没有大树下的阴凉凉爽。绿,才是生活的本。
  人,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动物。人的祖先是猿猴,那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身边到处都是绿,吃树叶,住树杈,进化到现在的人时,自然还保留着对绿原始热爱的基因。在我看来,现在人追求绿生活,更像是返祖现象,在高楼林立的城里住久了,想到森林里住几天,因此,许多人热衷于野营、野炊便顺理成章了。
  人在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发现蔬菜竟是那样可口,于是人真的像动物一样,追求各种鲜嫩的蔬果。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生吃食物,由生菜到生肉,就像祖先那样茹毛饮血,生撕活拽。动物的本性在人类身上一览无遗,人似乎又过上了原始生活,叫上居的哥们,去鲜果,去觅生肉……
  个开阔的地方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吃点水,然后直愣愣站上半天,可能只会腰酸、背疼和脚麻,人不是植物,不知道植物在土中的自在和满足,只知道自己在土中疼痛难忍。所以,
人还是应该回到房子里,种几盆花,在院子里或阳台上留一些草。我们不能生活在土里,就让它们替我们生活在土里。人总是聪明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总会让别的东西替我们做。人耕不动地就到了牛,人夜里得休息就到了狗看门,人不能每天定时起床就到了鸡打鸣。所以,当人发现自己不能在土中生根发芽时,就出现了盆景。
  绿,是充满活力的颜。当人看到大片绿时,心中会有一种压抑许久的冲动,那是老祖先留在我们心中的东西,一直在支配着我们,流露在生活的每个地方,如院墙外的几棵树,阳台上的一盆花,碗里新鲜的青菜,玻璃缸里的水藻和金鱼,等等。
  其实,我们一直在追求绿生活,只是现在的污染和机械的工业文明让这种追求更加冲动,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百年来追求经济发展的工业化的趋势,终于放缓,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终于受到阻击。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绿,意识到工业和科技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护卫好生活中的绿,才能得自然之理,发展科技和工业!
  追求绿生活,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天然基因的爆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好的聪明之举,值得表扬。
江苏高考满分多少
  天人合一,中国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我们从猿到人,又从”……
  【简评】追问到绿生活的本源,即人类能否回归自然?文章显现了难得的大思路。从猿与人的历史发展与悖反之中,触及人类生活的根本问题。作者的思考颇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识,但由于是在感性具体的探讨中展开的,时见意趣,时见慧解。(骆冬青)
社评: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尤其难
社评
长江流域大旱正逐渐把其他国内外新闻从媒体的头条中挤掉,信息的流动速度比政府的应对速度快多了,焦虑从一些人的心中走上媒体和互联网,堵住更多人的心。
不幸的中国结结实实地横亘在西太平洋的大陆季风气候带上,它承受的旱涝交替之快、之无常,堪称是全人类最奇特的。近年的气候变暖又像是这种奇特的增培器。但很多人也说,恰恰是气候的无常制造了多难兴邦的政治逻辑,成就了大一统的中国。中国的民族心理对季风可谓爱恨交加。
中国人对灾难的现实态度同样十分纠结。首先,我们对赈灾的要求在提高。中国人有过关于大逃荒的许多历史记忆,那时社会的要求是别饿死人。逃荒的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仍然有,但今天终于成为过去。中国人现在对赈灾的要求是,它应保障灾区的经济不受或少受损失,并且让灾区的民众日常生活不受或少受影响。这样的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进步。
对于水利,中国人的态度也不乏犹豫和困惑。大灾来了,舆论质问为何疏忽了兴修水利。但三峡大坝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设施,引起的争议同样是空前的。对三峡发电经营权的质疑,都能引来对三峡大坝本身的批判。有人认为中国所有城市都应有水库做调配用水保障,但也有批评说,中国各地的大小水库正把一条条河流变成水梯田,是中国人破坏生态画出的最丑陋的一笔。
与大自然做斗争不断遭到诟病,但中国总体上离自然生态却越来越远。中国的现实生态是,人口很多,人均消耗资源在陡直上涨,山川河流间不仅有植被和鱼虾,还有密集的人口每天都在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在中国比在欧洲难得多,它对我们决心和耐心的要求也比在世界其他地方要高得多。
中国的体制对应对洪灾、震灾、风灾,效果更明显些,因为对付这些灾害,社会临时的爆发力能起强有力的补救作用。而应对旱灾,大多要靠年复一年的水利和生态积累。
中国的全部漏洞和弱点都在天灾面前显露无疑,包括我们喜欢怨天尤人,喜欢理想主义地要求我们的生存环境。实际上,中国社会正在出现一种更高的赈灾要求,即今年长江流域的旱灾,以及去年云南的旱灾根本就不该发生!
或许我们应当更加认真地看看我们平日里熟悉的山川,更准确地领悟与它和谐相处的含义。这种和谐肯定包括对灾害的承受。我们大概需要原谅自己,由于我们繁衍了太多人口,中国的原生态已经不可挽回地被破坏了,我们只能在今天的现实中小心翼翼寻自己和大自然之间新的平衡线。
和谐首先是心的不急不躁,中国之大,我们永远也不能指望一个没有任何灾害的风调雨顺年。我们就像生活在各种灾害的间隙中间,有时甚至这个间隙都被剥夺。我们唯有平时多思考,多做长效的补救工作。灾难来时,多搞实实在在的赈灾,多相互鼓励。如此,就没有一个灾害能够吞没我们,多灾多难的中国将永远是块乐观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