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考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1. 法律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 具有强制性
3)法律 具有普遍约束力
2.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 我国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聚焦热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一、客观题:
1. 2008512日,青岛市市北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行行动,一天之中传唤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                D. 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注意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强制拘留
答案:B
2. 20084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这表明( 
A. 公民平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 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等表明了陈良宇虽然身居高官,违法犯罪后依然受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
答案:D
3. 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
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页而犯罪的32人。这说明(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④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了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走向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包含了对青少年在提高道德修养、法律意识,正确面对不良诱惑等方面的要求。
答案:D
二、主观题:
1. 200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2986件,其中有537名县处级以上的官员因腐败而被判刑。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潘广田、辽宁省高级人民
法院原院长田凤歧、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浙江省原副省长王钟麓和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等13名省部级官员因腐败而受到包括死缓、无期徒刑和1215年监禁等刑罚的严惩。
运用法律知识回答:以上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解析:安徽省中考时间本题是一道案例分析题,意在通过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自觉知法、守法。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答案:对这些腐败分子的处罚,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显著特征。同时也体现了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主要特征。
点评:这道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抓住问题中的特征就可以很好地将答案完成。
2. 家住农村的小王仅14岁,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家里的经济比较困难,在父母的逼迫下,离开了学校,随同伯父到外地的一家砖瓦厂打工。在砖瓦厂里,跟小王年龄相仿的未成年人还有多人,他们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的重活。
1)请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分析这个案例。
2)假如你是小王,你该怎么办?
解析:这是一道多问题的主观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于法律的保护性作用,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抓住了这个重点,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答案: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个案例中小王等未成年人受教育权、身体健康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了来自家庭、社会的侵害。 
家庭侵害:父母逼迫小王离开了学校,到外地打工。小王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保护,家长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规定。   
社会侵害:砖瓦厂使用小王等未成年人,从事超出体能限度的、高强度的劳动,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部门应该履行未成年人身体健康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规定。
2)假如我是小王,向父母说明受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权利和法定义务,家长应该保护;对于经济困难,可以向有关部门求助。
点评:对于法律的保护性作用,当下的中考题中主要是从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考核大家,所以一定要联系四种保护一起来进行学习,这是一个非常有关联性的知识点。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有人说: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 看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B. 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
C. 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D. 认识了违法与犯罪的危害性
2. 与道德、纪律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三个特征是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④法律是靠社会舆论、习惯和信念来维持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前不久,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宁夏打黑第一案”──原潮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由宁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除原潮、田兴云、裴国卫3名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外,其余3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2个月到20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和附带民事赔偿。这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被打掉,并受到法律的制裁,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本材料鲜明地反映了
①“打黑除恶维护了社会秩序  ②公安机关是我国的治安保卫机关  ③我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这些严重不良行为包括
学习成绩差  ②纠集他人寻衅滋事  ③旷课、夜不归宿  ④吸食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这部法律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这部法律的实施是由_____来保证实施的。
A. 普法宣传        B. 道德约束        C. 国家强制力    D. 自觉遵守
7.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 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
B. 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
C. 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与法律没有关系
D. 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
二、非选择题
8. 陈世礼,淮南原市委书记。1991年至2007年春节前,陈世礼先后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人民币511万元、美元1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103万余元的房产、电脑等财物。陈世礼案的最大特点就是陈世礼以自己为圆心,构建了一个由其家人、其房地产界的朋友组成的腐败圈子。
2008128日,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2)请简要评价陈世礼的行为。该行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该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

一、选择题
1. A          2. D          3. A          4. A     
5. B 解析:这道题从题目的本身来看,主要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区分严重不良行为第一个和第三个主要小涉及了道德行为方面,而第二个和第四个主要涉及了法律的方面,应该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所以选择B
6. C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的同学会选错,主要的迷惑项在于第一个和第四个,尤其是第四个,法律当然需要大家的自觉遵守,但法律的实施最主要的还是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完成。所以选择C
7. D               
二、非选择题
8. 1)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党和国家严惩腐败行为;青少年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增强法律意识;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