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2021·贵港)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ù)立    温(xùn)    (jīn)管      (zòng)横决荡
B. 安家庭教育文章(xiáng)  (suì)洞    狭(ài)      (diāo)梁画栋
C. (chuàng)伤  (kāi)油    (yì)日      阳(fèng)阴围
D. (chì)热    报(tiě)      (yǒng)跃  不(qí)而至
【答案】
【考点】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尽( jǐn)管 ;C 创(chuāng)伤,“阳奉阴围”应为“阳奉阴违”;D不期(qī)而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与字形的能力。辨析字音,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音近字等。而辨析字形,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2.(2021·贵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__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__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 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挠  缅怀
B. 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挠  沉湎
C. 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 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答案】
【考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栋梁: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脊梁: 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大义凛然: 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不依不饶: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 百折不挠: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这里形容英雄意志坚强,故选用“百折不饶”。故排除AB。缅怀: 追念,怀念,强调对已故人的思念,有深深的情义之情。 沉湎:  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这里写人民对英雄的怀念,故应选用“缅怀”,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3.(2021·贵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其实很简单,点燃、唤醒、鼓舞、激励,把这几个字做好了,就达到了90%以上。
B. 阅读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去了解和理解跟自己不同的文化,进而理解文化背后的人。
C. 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用好和抓住各种历史机遇。
D. 在快速阅读时,把书捧得离你的习惯距离远些,可以增强30%的阅读速度。
【答案】
【考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这句话缺少与动词“达到”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目标”。B正确。C语序不当,应把“抓住”和“用好”调换位置。D搭配不当,“增强”与“速度”搭配不当,应把“增强”改为“提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
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4.(2021·贵港)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些诗词历来脍炙人口,其中“渔家傲”“南乡子”是词牌名。
B.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C. 汪曾祺所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D.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答案】
【考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D正确。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不是汪曾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5.(2021·贵港)古诗文默写   
(1)夜久语声绝,________。(杜甫《石壕吏》)   
(2)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饿死真吾志,________ (文天祥《南安军》)   
(4)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杜牧《泊秦淮》)   
(7)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被王国维所称道的“无我之境”,并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闻泣幽咽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梦中行采薇
(4)征蓬出汉塞
(5)无案牍之劳形
(6)隔江犹唱后庭花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本题中的“咽、暖、薇、征、牍、篱”等字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1)如闻泣幽咽;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梦中行采薇;
(4)征蓬出汉塞;
(5)无案牍之劳形;
(6)隔江犹唱后庭花;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点评】此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记忆、积累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二、议论文阅读(共9分)
6.(2021·贵港)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④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这种种观念培养出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厌恶劳动,轻视劳动,更有甚者成年后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和“啃老族”。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变化的只是劳动的内容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不可少,劳动教育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一则日本幼儿园里儿童们有条不紊地自己打饭、吃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视频刷爆网络,看到那些孩子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再看看我们的不少孩子,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更别说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这些一味溺爱孩子,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难道不感觉羞愧并深刻反思吗?
⑤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例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正赶上某位明星结婚,前者的新闻关注度远远不及后者。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青少年一味崇拜娱乐明星,很多学生的理想也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王
健林曾说年轻人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对此任正非痛心疾首道:这个国家不能像互联网一样,一天牢骚怪话,不干活然后动不动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还得奋斗!任正非所痛批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忽视和漠视。
⑥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让我们对各个领域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应该警醒我们: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后才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在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并有所作为。